2021年的跨省网贷市场呈现出以下特点:
1. 规模持续增长
得益于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跨省网贷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据统计,2021年全国跨省网贷交易额超过万亿元,同比增长超过20%。
2. 平台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头部网贷平台凭借其良好的信誉和风控能力,进一步提升了市场集中度。前十家平台的市场份额超过70%,行业竞争格局趋于稳定。
3. 产品创新加快
网贷平台积极探索产品创新,推出个性化贷款、消费分期等多样化的产品,满足不同借款人的需求。信贷资产证券化等资产证券化工具的运用也为跨省网贷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
4. 风险可控
网贷行业持续加强风险管控,出台了一系列监管政策,促进平台合规经营。通过大数据风控技术、第三方征信机构合作等手段,跨省网贷平台有效控制了信贷风险。
5. 行业监管趋严
2021年,监管部门加大对跨省网贷行业的监管力度。出台《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管理暂行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明确平台经营范围、资质要求等,规范行业发展。
总体而言,2021年跨省网贷市场稳步发展,行业集中度提升,产品创新加快,风险可控,行业监管趋严。未来,随着监管环境的逐步完善和市场的进一步规范,跨省网贷将继续保持健康稳定的增长态势。
跨省网贷是否不用还?
近期,网上流传一种说法,称现在跨省网贷不用还了。这种说法是否属实呢?
答案是:不属实。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网贷属于民事行为,不受地域限制。借款人无论在哪个省份借款,都有义务按时还款。
所谓跨省网贷不用还的说法,可能是由于以下原因造成的:
网贷催收困难:由于跨省网贷涉及到不同省份的司法管辖权,催收难度较大,一些网贷平台为了规避风险,可能会对跨省借款人采取缓催或停催措施。
恶意逃避还款:一些借款人利用跨省网贷监管不严的情况,故意逃债不还。
需要注意的是,即使网贷平台暂时停止催收,但借款人的债务并不会消失。如果借款人长时间不还款,网贷平台可能会通过以下手段追讨:
起诉:网贷平台有权向借款人所在地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归还原款本息。
冻结资产:法院可以冻结借款人的银行账户、房产和其他资产,用于偿还债务。
信用污点:逾期还款记录会严重影响借款人的个人信用,使得他们在未来申请贷款或办理其他信贷业务时受阻。
因此,跨省网贷并不是不用还的。借款人应理性消费,按时还款,避免陷入债务危机。
2021年民法典跨省网贷
随着2021年民法典的施行,跨省网贷领域迎来了新的法律规范。民法典对网络借贷合同的效力、利息限制、诉讼管辖等方面做出明确规定,为跨省网贷提供了更加清晰的法律框架。
网络借贷合同的效力
民法典规定,网络借贷合同是双方当事人在网络环境下达成的借款合同。该合同自双方确认成立时生效。需要注意的是,网络借贷合同的成立以借款人依法签署合同为前提。如果借款人未成年或者受到欺诈、胁迫等不正当影响,则合同无效。
利息限制
民法典对网络借贷合同的利息限制做了明确规定。合同约定利息超过年利率36%,超过部分无效。这意味着,跨省网贷平台不得收取超出年利率36%的利息。
诉讼管辖
民法典规定,网络借贷合同的诉讼管辖由借款人住所地人民法院专属管辖。也就是说,当跨省网贷发生纠纷时,原告只能向借款人住所地法院提起诉讼。这为借款人提供了更便利的诉讼渠道。
民法典的施行规范了跨省网贷市场,保护了借贷双方的合法权益。借款人应仔细阅读贷款合同,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同时,网贷平台也应严格遵守法律规定,合规经营。
2021年,受疫情等因素影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不少借款人面临还不上网贷的情况。以下是应对方法:
1. 主动联系网贷平台:及时说明还款困难情况,寻求协商还款方案,通常可以申请延期还款或分期偿还。
2. 合理协商还款计划:根据自己的实际经济状况,提出合理的还款计划,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如工资单、失业证明等。
3. 寻求法律援助:如果协商不成或遭遇暴力催收,可以向法律援助中心或当地公安机关求助,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4. 避免二次借贷:千万不要为了还清网贷而再次借贷,这只会陷入越贷越多的恶性循环。
5. 保持积极心态:遇到困难不要气馁,积极寻找解决办法,保持良好的信用记录。
注意事项:
协商还款后一定要按时还款,避免再次逾期。
如果有能力偿还,应及时还清欠款,避免产生高额利息。
谨防诈骗,不要轻易汇款或提供个人信息。
保护好个人信用,不要随意借贷,以免影响日后的贷款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