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央行多次下调利率,以稳定经济增长和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1 月份,央行下调了中期借贷便利(MLF)利率和公开市场操作(OMO)利率,各下降 10 个基点。此次降息旨在提振市场信心,降低企业借贷成本。
4 月份,央行再次下调 MLF 和 OMO 利率,各下降 10 个基点。此次降息是为了进一步提振经济增长,释放流动性以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8 月份,央行出人意料地下调了 MLF 利率 20 个基点。这是自 2019 年以来最大幅度的单次降息。此次降息旨在应对国内经济下行压力,释放更多信贷资金以支持实体经济复苏。
12 月份,央行下调了 MLF 利率 5 个基点。此次降息旨在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支持经济平稳增长。
今年四次降息共降低了基准利率 45 个基点。这些降息措施有效地支持了经济增长,降低了企业融资成本,对稳定金融市场也发挥了积极作用。
2024年央行是否会再次降息:专家分析
随着经济持续复苏,市场普遍关注央行在2024年的货币政策走向。专家们对央行是否会再次降息持有不同的看法。
降息支持者认为,经济增长依然面临下行压力,通胀虽有回落但仍处于较高水平,因此央行仍有降息空间。降息有助于刺激投资和消费,提振经济增长。
降息反对者指出,降息可能会进一步加剧通胀压力,不利于宏观金融稳定。他们认为,随着经济逐步修复,央行应适时减少货币宽松政策,避免过度刺激经济。
央行可能会采取观望态度
专家们普遍认为,央行会在2024年保持谨慎的态度,不会大幅调整货币政策。央行将密切关注经济数据,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决策。
如果经济增长持续放缓,且通胀压力有所缓解,央行可能会进行适度的降息。如果通胀持续高企,央行可能会维持现有的货币政策,甚至可能转向加息。
央行在2024年的货币政策走向仍存在不确定性。专家们的分析表明,央行可能会采取观望态度,不会大幅调整货币政策。是否降息将取决于经济发展和通胀变化等因素。市场参与者需要密切关注央行的政策动向,并做出相应的投资决策。
今年利息降息情况及计算方法:
2023年,中国人民银行共实施了3次降息措施,涉及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和存款利率:
1. 1月20日:
- 1年期LPR下调5个基点,至3.65%;
- 5年期以上LPR下调15个基点,至4.30%。
2. 5月20日:
- 1年期LPR下调10个基点,至3.55%;
- 5年期以上LPR下调5个基点,至4.25%。
3. 8月15日:
- 1年期LPR下调10个基点,至3.45%;
- 5年期以上LPR下调5个基点,至4.20%。
计算贷款降息后的月供变化:
举例来说,假设贷款100万元,贷款期限20年,原月供为5,301.72元:
- 1月降息后: 1年期LPR下调5个基点,新的月供为5,296.36元,每月减少5.36元。
- 5月降息后: 1年期LPR再下调10个基点,新的月供为5,291.00元,每月再减少5.36元。
- 8月降息后: 1年期LPR再次下调10个基点,新的月供为5,285.64元,每月再减少5.36元。
以上仅为举例,实际月供变化会根据贷款金额、贷款期限、贷款利率等具体情况而有所不同。
最近一次降利率是在 2023年1月20日。
在本次降息中,央行将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1年期和5年期以上分别下调5个基点(0.05%)和15个基点(0.15%)。此举旨在降低企业和个人融资成本,促进经济增长。
降息的主要原因是:
经济增长放缓:受疫情、外部需求疲软等因素影响,经济增长面临下行压力。
通胀可控:近期通胀水平基本稳定,为降息提供了空间。
支持实体经济:通过降低融资成本,为企业和个人提供资金支持,促进投资和消费。
降息后,商业银行将根据LPR下调相应贷款利率。这将降低企業贷款利率,减轻企業融资压力,促进投资。房貸利率也會随之下调,減輕購房者的還款負擔。
值得注意的是,降息是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工具之一。央行会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适时调整利率政策,以维护经济稳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