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贷盛行,催收手段层出不穷。不少债务人为了逃避债务,将亲戚朋友作为借口。催收人员便会给债务人的亲戚朋友发送短信,公开债务人的欠款情况,威胁恐吓,严重损害了债务人亲戚朋友的名誉和隐私。
小丽的丈夫沉迷网贷,欠下巨额债务后,催收人员便给小丽的父母、兄弟姐妹发送短信,要求他们代为还款。短信内容不堪入目,甚至包含小丽丈夫的隐私信息。小丽的父母年事已高,收到短信后惊慌失措,四处求助。小丽的兄弟姐妹也受到影响,同事、朋友纷纷询问此事,导致他们的生活和工作受到严重干扰。
小丽的遭遇并非个例。不少亲戚朋友因网贷催收而受到牵连,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和痛苦。催收人员的违法行为不仅损害了债务人的声誉,也给他们的亲朋好友带来了无法挽回的损失。
为了维护自身权益,债务人亲戚朋友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向公安机关举报催收人员的违法行为。
2. 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侵权人赔偿损失。
3. 向网贷平台投诉,要求停止催收骚扰。
同时,为了避免亲戚朋友遭受牵连,债务人应及时联系催收人员,说明情况,并制定合理的还款计划。
网贷发短信说联系村委会是真的吗?
网贷发短信说联系村委会,可能是真的,也可能是假的。
可能是真的:
一些网贷平台为了催收欠款,会采取多种方式,包括向欠款人户籍所在地的村委会发送短信或上门催收。
欠款人逾期时间长,且金额较大,网贷平台可能认为欠款人有偿还能力而不愿还款,因此会采取更严格的催收措施。
可能是假的:
骗子冒充网贷平台,发送短信要求欠款人联系村委会,意图诈骗欠款人。
欠款人并无实际欠款,但骗子通过非法手段获取了欠款人的个人信息,并冒充网贷平台发送短信进行诈骗。
如何辨别真假:
核实网贷平台的真实性:在收到短信后,可登录网贷平台官网或致电官方客服核实短信内容的真实性。
查证短信中的村委会联系方式:可通过当地政府网站或村委会的公告栏核实短信中提供的村委会联系方式是否真实。
保护个人信息:不要轻易泄露个人信息,尤其是身份证号、银行卡号等敏感信息。
应对措施:
如确有欠款,应及时联系网贷平台沟通还款计划,避免逾期产生不良后果。
如怀疑短信为诈骗,可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
保留相关证据,包括短信截图、通话录音等,以便维权。
网贷发短信给亲戚朋友可以起诉吗?
当网贷公司未经同意,向借款人的亲戚朋友发送催收短信或电话时,这属于侵犯隐私和骚扰行为。根据《民法典》和《个人信息保护法》的相关规定,借款人可以对网贷公司提起诉讼,要求其承担停止侵权、消除影响、赔偿损失等法律责任。
侵犯隐私权
网贷公司在未经借款人同意的情况下,向其亲戚朋友发送催收信息,这侵犯了借款人的隐私权。根据《民法典》第1032条规定,自然人的隐私包括个人信息、通信秘密等,网贷公司未经同意获取和利用借款人的个人信息,属于侵权行为。
骚扰行为
网贷公司通过短信、电话等方式持续向借款人的亲戚朋友发送催收信息,给其造成困扰和不安,这属于骚扰行为。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2条规定,扰乱公共秩序或妨害他人正常生活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
维权途径
借款人可以采取以下途径维权:
1. 向网贷公司提出异议:要求网贷公司停止向亲戚朋友发送催收信息,并删除相关个人信息。
2. 向监管部门投诉:向银保监会、互联网金融协会等监管部门投诉网贷公司的侵权行为。
3. 向法院提起诉讼:如果网贷公司拒不改正,借款人可以向法院提起侵犯隐私权、骚扰行为等诉讼,要求网贷公司承担法律责任。
提示
借款人在申请网贷时,应仔细阅读并理解贷款合同中的相关条款,尤其是有关个人信息使用方面的规定。如有疑问,应向网贷公司明确提出,并要求其提供书面说明。借款人还应妥善保管个人信息,避免泄露,以免遭受不法侵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