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期财产保全
逾期财产保全是法院在民事诉讼中采取的一种强制措施,用于保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防止债务人处分财产,逃避债务。
当债务人有下列情形之一时,债权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逾期财产保全:
1. 债务人正在转移、变卖、毁损其财产或者即将转移、变卖、毁损其财产,有损害债权人利益之虞;
2. 债务人已转移、变卖、毁损其财产或者有转移、变卖、毁损其财产的可能,有损害债权人利益之虞;
3. 债权人有证据证明债务人有履行期限届满后不履行债务能力,且该债务履行期限尚有六个月以上,有损害债权人利益之虞。
债权人申请逾期财产保全的,应当向人民法院提交申请书,并提供担保。人民法院接到申请后,经审查认为符合条件的,应当在四十八小时内裁定准予或者不准予保全。
逾期财产保全的范围包括债务人的全部财产或者部分财产。人民法院在裁定保全时,应当根据债权的数额和性质确定保全的财产数额和范围。
逾期财产保全的期限一般为一年。在特殊情况下,可以延期。债权人申请延期保全的,应当在保全期限届满前三十日提出申请。人民法院经审查认为符合条件的,应当裁定准予延期。
逾期财产保全能够有效地保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保障债务的顺利履行。
逾期财产保全是否冻结银行卡取决于具体情况。
情形一:强制执行阶段
在债权人胜诉取得生效判决后,若债务人拒不履行,债权人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法院将根据《民事诉讼法》第264条规定,冻结债务人名下的银行存款。此时,法院会冻结债务人所有的银行卡。
情形二:诉讼保全阶段
如果债权人尚未胜诉,但存在证据证明债务人有隐匿、转移财产的可能,债权人可向法院申请诉讼保全。法院经审查,如果认为有必要,则会冻结债务人部分或全部银行卡。
例外情形
不过,根据《民事诉讼法》第267条规定,即使法院冻结了债务人的银行卡,但债务人为了生活或工作等必要情形的,可以向法院申请解除冻结或限度冻结。法院在审查后,认为有正当理由的,可以解除或限度冻结。
因此,逾期财产保全是否会冻结所有的银行卡,需要视具体情况而定。但从司法实践来看,在强制执行阶段,法院一般会冻结债务人所有的银行卡;而在诉讼保全阶段,法院会根据案情决定是否冻结全部或部分银行卡。
逾期财产保全冻结短信的真伪需谨慎辨别。
收到此类短信时,不必惊慌。核实短信来源是否为法院或司法机关。正规的法院或司法机关会通过官方渠道发布通知,而非通过短信。
仔细查看短信内容。正规的冻结通知会包含明确的法院名称、案号、冻结金额等信息。如果短信中缺乏这些关键信息,则很可能是诈骗短信。
可以致电法院或司法机关核实情况。正规的冻结通知会有对应的冻结令或裁定书,致电相关机构可查询是否确有冻结。
需要注意的是,冒充法院或司法机关发送虚假冻结短信的诈骗行为并不鲜见。诈骗分子往往利用人们的恐慌心理,要求转账或提供个人信息。
收到此类短信时,保持冷静,不要轻信。可以通过正规渠道核实信息,谨防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