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迟履行债务利息司法解释全文最新版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计算标准
第三章 利息的起算时间
第四章 利息的停止计算时间
第五章 利息的支付方式
第六章 利息的减免
第七章 诉讼中利息的计算
第八章 其他
主要内容:
计算标准:借款合同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的,超过部分不予支持。
利息的起算时间:借款合同约定了还款期限的,从还款期满之日起计算;未约定还款期限的,从催收之日起计算。
利息的停止计算时间:债务人履行完毕后;债务人死亡后的继承人、受遗赠人未能清偿债务,在债权人起诉时法院裁定停止计算;债权人对债务人主张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届满。
利息的支付方式:一次性支付、分期支付或采取其他方式。
利息的减免:因债务人的原因导致债务履行的,可酌情减少或免除利息。
诉讼中利息的计算:从起诉之日起至判决生效之日止计算,利率与合同利率相同,但不得超过年利率36%。
其他:罚息不得超过年利率36%;当事人另有约定的,从其约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迟延履行期间债务利息计算方法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和最高人民法院相关司法解释,对于迟延履行期间债务利息的计算,最高人民法院有以下规定:
合同约定利息的
如果合同中已约定迟延利息的,则按照合同约定执行。但是,约定利息过高或过低,明显损害一方当事人利益的,法院可以予以适当调整。
合同未约定利息的
如果合同未约定利息,则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同期同类贷款基准利率计算。从债务到期之日起至实际清偿之日止,计算期间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一月的,按一月计算。
具体计算公式:
未清偿本金 × 利率(年利率) × 迟延天数 ÷ 360
特殊情况
对于消费者借款合同、经营者之间的借款合同以及其他法律规定利率计算方法的,按照相关规定执行。
注意要点
利息计算从债务到期之日起开始,至实际清偿之日止。
迟延利息可以按天计算,也可以按月或年计算。
法院可以根据具体案件情况酌情调整利息计算方法。
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司法解释答记者问
问:什么是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
答: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是指债务人在履行期限届满后未履行债务,债权人主张债务人赔偿其因迟延履行而损失的利息。
问:债务利息如何计算?
答:一般情况下,债务利息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同期同类贷款利率计算。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按照约定计算。
问:哪些情形下债务人不承担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
答:以下情形下,债务人不承担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
债务不成立或债务标的物灭失。
债权人自身原因导致债务不能履行。
不可抗力、紧急状态、战争等不可归责于债务人的事由导致债务不能履行。
法律规定不承担迟延履行利息的情形。
问:债务利息应从何时起算?
答:债务利息从债务到期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
问:债务利息有法定期限吗?
答:没有法定期限,但债权人请求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超过债务本金的,法院不予支持。
提示: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适用法律规定或判例请以最新官方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