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借贷最新司法解释2020版本 利息上限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2020年修正),民间借贷的年利率不得超过同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的四倍。
2023年1月,一年期LPR为3.65%,因此,民间借贷的年利率上限为:3.65% x 4 = 14.6%
具体规定
在民间借贷合同中约定年利率最高不超过LPR的四倍。
超过年利率上限的利息不受法律保护,即出借人不得要求借款人返还超过年利率上限的利息。
如果出借人主张约定利率高于LPR的四倍,需要承担举证责任,证明借款人及其利害关系人享有处分该出借款项的自主权和签订民间借贷合同时的真实意思表示。
注意
上述利率上限适用于2020年1月1日之后签订的民间借贷合同。
对于2020年1月1日之前签订的民间借贷合同,仍适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2015年修正)》中规定的利率上限(24%)。
民间借贷利率上限的调整随着LPR的调整而变化,请及时关注最新利率信息。
民间借贷先还利息后还本金的法律规定
《民法典》第六百七十六条第二款规定:“借款人未按照约定的时间返还借款的,应当按照约定或者国家有关规定向贷款人支付逾期利息。”该规定适用于民间借贷关系,意味着借款人逾期未还本金时,应按照约定支付利息。
对于先还利息后还本金的民间借贷,法律并无明确规定。实践中,这类借贷方式较为常见。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四条:“出借人主张借款人应当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这意味着,即便借款合同未约定先还利息后还本金,出借人也可以主张借款人支付利息。
需要注意的是,民间借贷的利率不得超过中国人民银行同期贷款基准利率的四倍。如果出借人主张的利率超过该标准,法院将不予支持。
民间借贷先还利息后还本金的法律规定如下:
1. 在借款合同中明确约定,借款人逾期未还本金时,应按照约定支付利息。
2. 出借人可以主张借款人支付利息,即使借款合同未约定先还利息后还本金。
3. 民间借贷的利息不得超过中国人民银行同期贷款基准利率的四倍。
2020民间借贷司法解释全文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借贷合同的成立和效力
第三章 借贷合同的履行
第四章 借贷合同的变更和解除
第五章 借款人的责任
第六章 贷款人的责任
第七章 保证
第八章 时效
第九章 证据
第十章 其他规定
附则
本解释自2020年8月20日起施行。
主要内容:
自然人之间借贷不受金额限制:新解释取消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中对个人之间民间借贷以200万元为上限的规定。
明确非法放贷认定情形:新解释明确了非法放贷的主要情形,包括以虚假诉讼或者仲裁方式恶意制造债务、恶意制造诉讼请求的情形,恶意代偿他人债务等情形。
加强对债务人保护:新解释规定,法院在审理民间借贷案件时,应当依法保护债务人的合法权益,对有证据证明债务人无力偿还借款的,应当依法审查借贷合同的效力。
打击高利贷:新解释规定,对于超过法定利率四倍以上的部分,视为无效,不受法律保护。
加强对担保人的保护:新解释规定,对于为他人提供担保的,应当对其担保行为予以审查,对未经担保人书面同意增加担保责任的,视为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