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期到期了不取还有利息吗?
对于逝者所拥有的存款,是否在到期后仍能产生利息,是一个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为了保障逝者合法权益,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对此作出了明确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13条的规定,被继承人的存款、债券、股票等动产,由继承人继承。也就是说,逝者的存款及其利息均属遗产的一部分,由其继承人享有继承权。
一般情况下,当存款到期后,银行会根据 договор条款自动将利息转入存款账户。继承人只需及时办理继承手续,即可取回存款本金及利息。若继承人在存款到期后未及时取款,银行不再计算利息。
需要强调的是,银行对于存款利息的计算是有期限的,通常是从存款到期之日起的10个工作日内。如果继承人在此期间内未提取利息,则视为放弃利息。
因此,为了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继承人应在存款到期后及时办理继承手续,并及时取回存款本金及利息。如果继承人未及时取款,银行将停止计算利息,导致损失由继承人自行承担。
定期存款的存期到了,如果没有及时支取,存款将自动转成活期存款,不再继续享受定期存款的利息。这种情况称之为“自动转活”。
定期存款到期后没有支取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储户忘记了存款到期时间,或者因为某些原因无法及时到银行柜台办理支取手续。但是,定期存款到期后不支取并不会导致存款终止。
当定期存款自动转活后,存款的利率将按照活期存款利率计算。活期存款利率一般比定期存款利率低,因此,定期存款到期后不支取会损失一部分利息收入。
定期存款自动转活后,储户也可以随时支取存款,而无需承担任何违约金或利息损失。不过,如果储户将自动转活的存款再次存入定期存款,则需要重新计算存款期限和利息。
为了避免损失利息收入,建议储户在定期存款到期前及时支取存款。如果因特殊情况无法及时支取,也可以联系银行客服人员,申请延长存款期限或采取其他措施。
存钱死期到期不取,是否继续有利息取决于银行的具体规定。一般情况下,有以下两种情况:
1. 银行规定有续存利息
有些银行规定,死期存款到期后如果不取出,将自动续存一个新的定期存款。此时,新的定期存款将按照银行当时公布的利率继续计息。
2. 银行规定无续存利息
有些银行规定,死期存款到期后如果不取出,将不再计息。此时,存款将变为活期存款,利息按照活期存款利率计算。
因此,如果你存钱的银行有续存利息规定,那么死期存款到期不取也可以继续有利息。但需要注意的是,续存利息的利率可能低于你当初存入时的利率。
如果你是出于利息最大化的目的,建议在死期存款到期前及时取出,并选择其他高收益的存款或理财产品。如果出于其他原因暂时不打算取出存款,可以咨询银行具体的续存利息规定,以保证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银行存死期到期不取还有利息吗?
死期存款是银行为储户提供的固定期限存款产品,其特点是存入后不能随时支取,需要等到约定期限到期才能取回本金和利息。那么,如果死期存款到期后不取,还能继续产生利息吗?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和银行的规定,死期存款到期后如果不取,仍然可以继续享受利息。不过,利息的计算方式会发生变化,从原来的按存期利息计算改为按活期利息计算。
活期利息通常低于存期利息,因此死期存款到期后不取,利息收益会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具体利息计算按照银行公布的活期利率标准执行。
举个例子,如果存入 10 万元死期存款,存期为 3 年,年利率为 3.5%。到期后如果不取,利息计算方式会变为按活期利率计算,假设活期利率为 0.35%,那么到期后的利息为:100,000 元 (0.35% / 100%)(365 天 / 360 天)= 365.25 元。
需要注意的是,死期存款到期后不取,银行一般会自动转存为活期存款,不再享受死期存款的较高利息。因此,如果储户有继续享受较高利息的需求,需要及时在到期前转存为新的死期存款。
银行存死期到期不取仍然有利息,但利息计算方式会变为按活期利息计算,利息收益会下降。储户可根据自身需求决定是否在到期后取回本金和利息,或转存为新的死期存款继续享受较高利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