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借贷纠纷屡见不鲜,对于民间借贷是否违法,却存在诸多争议和误解。近日,某地一名男子因参与民间借贷被抓,引发了广泛关注。
该男子为某公司的业务员,因工作需要常与人接触。一次偶然的机会,他认识了一位自称从事民间借贷的“放款人”。在对方花言巧语的诱惑下,他动了借贷的念头。
随着债务的不断累积,原本正常的借贷关系逐渐变质。放款人催债手段愈发激烈,甚至采用暴力威胁。不堪重负的男子最终向警方求助。经过调查,警方发现该放款人涉嫌非法民间借贷,遂依法将其抓获。
民间借贷并非违法,但须注意以下几点:
1. 借贷双方应签订书面合同,明确借款金额、利息、还款方式等条款,并做好相关凭证的保存工作。
2. 借贷利息不得超过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贷款年利率上限(目前为4.1%)。
3. 放款人不得采用暴力、胁迫等非法手段催收债务。
如果遇到民间借贷纠纷,应积极与对方协商解决。若协商无效,可向法院提起诉讼或向有关部门投诉。切勿私自采用非法手段追讨债务,否则将承担法律后果。
此次男子被抓事件再次提醒我们,民间借贷存在一定的风险,参与其中需谨慎。借贷前,应充分了解借贷人的资质和借贷风险,并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一旦发现自身权益受到侵害,应及时报警或向有关部门寻求帮助,切勿忍气吞声或铤而走险。
在民间借贷纠纷中,如果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又逃避债务,那么贷款人可以选择起诉借款人,要求法院判决借款人偿还借款。如果法院判决生效后,借款人仍不偿还借款,那么贷款人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法院在受理强制执行申请后,会依法对借款人的财产进行查封、扣押或者冻结。如果借款人名下没有可供执行的财产,那么贷款人可以向法院申请对借款人采取强制措施,例如限制借款人出境、拘留借款人等。
根据《刑法》第313条的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胁迫、暴力等手段,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因此,如果民间借贷被抓进去看守所,可能是因为借款人涉嫌骗取贷款罪。这种情况,贷款人可以向法院提起刑事自诉,要求追究借款人的刑事责任。
贷款人还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 保留好借贷合同、借条等证据。
2. 及时向法院提起诉讼,不要拖延。
3. 注意诉讼时效,一般为三年。
4. 如果借款人被抓进去看守所,贷款人可以向法院申请查封、冻结借款人的财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