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借贷平台的兴起,借贷宝因其便捷的借贷服务而受到不少用户的青睐。近一段时间,不少借贷宝用户却苦不堪言,因为他们频繁收到来自借贷宝的催债电话。
借贷宝的催债电话往往会选择在工作时间,甚至午休时间拨打给欠款用户。电话内容通常以威胁恐吓为主,诸如“如果不还款,将采取一切合法手段追讨”、“法院已经立案,准备冻结你的账户”等。这种咄咄逼人的催收方式给借款人带来了巨大压力和困扰。
一些借贷宝用户表示,他们已经按照要求还清了欠款,但平台却仍然不断打电话催收。更令人难以接受的是,借贷宝的催债人员还会通过用户通讯录拨打亲朋好友电话,进行“连坐催收”,给借款人的生活和声誉造成极大影响。
这种不规范的催收行为引起了监管部门的重视。2022年,中国银保监会多次约谈借贷宝运营公司,要求其规范催收行为,不得骚扰借款人亲朋好友。随后,借贷宝发布公告,表示将采取措施改善催收方式。
借贷宝的催债问题并未得到根本解决。不少用户反映,平台的催收电话仍然频繁,催收手段依然强硬。这种现象不仅损害了借贷宝的品牌形象,也加剧了借贷人的经济和心理负担。
借贷宝应切实履行社会责任,规范催收行为,尊重借款人的合法权益。同时,监管部门也应加大监管力度,督促平台整改违规行为,营造健康有序的借贷环境。
借贷宝致电称走法律程序,是否属实引起广泛关注。对此,借贷宝官方回应称,平台采取合法手段催收欠款,包括电话催收、短信催收、上门催收等方式,但绝不会对借款人采取暴力催收或威胁恐吓等违法行为。
借贷宝表示,对于逾期未还款的借款人,平台将依法向法院提起诉讼,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但需要注意的是,借贷宝不会以电话直接告知借款人将走法律程序,而是通过短信通知或寄送法律文书的方式告知。
如果借款人收到自称是借贷宝工作人员的电话,并被告知将走法律程序,建议保持冷静,核实对方身份。可以通过官方渠道,如拨打借贷宝客服电话或登录平台查询,确认对方是否为借贷宝工作人员。
借款人应了解,借贷宝向法院提起诉讼需要经过立案、审理、判决等一系列程序,耗时较长。因此,借款人收到借贷宝催款电话时,应积极与平台协商还款方案,避免因逾期未还款而产生不必要的法律后果。
借贷宝来电称债权人已销条,让张先生松了一口气。张先生曾因急用钱向借贷宝借款,但因资金周转困难,逾期未还。他担心会被追债,惶惶不可终日。
接到借贷宝来电,张先生得知债权人已经销条,这意味着他不需要再偿还这笔债务。张先生欣喜若狂,如释重负。他立即查询自己的征信报告,发现逾期记录已清除,心中的石头终于落地。
据了解,借贷宝近年来积极配合国家政策,开展债务清收工作。对于逾期较长、无力偿还的债务人,平台会采取多种措施,包括债务重组、债务减免等,帮助他们摆脱债务困境。
张先生的经历表明,借贷宝正朝着规范化、合规化的方向发展。对于有债务问题的借款人来说,及时与平台沟通,寻求解决方案,可以有效避免催收骚扰,维护自身的权益。同时,借款人也要理性消费,避免陷入过度负债的境地。
借贷宝打电话不接会有什么后果?
借贷宝作为小额贷款平台,在借款人逾期不还后,会采取一系列催收措施。如果借贷宝打电话过来不接,可能导致以下后果:
1. 催收加剧:借贷宝会持续打电话并发送短信催收,频率和力度会逐渐加大。
2. 高额罚息:逾期不还将产生高额罚息,每天按复利计算,累积金额可观。
3. 影响征信:逾期记录会被上报至央行征信系统,影响个人征信,不利于今后贷款或信用卡申请。
4. 司法诉讼:如果长时间逾期不还,借贷宝可能会提起司法诉讼,要求借款人偿还欠款并承担诉讼费用。
5. 限制出行:法院可能会对逾期借款人采取限制出境等强制措施,影响个人出行自由。
6. 影响工作和生活:催收人员可能会联系借款人单位或亲友,给借款人的工作和生活带来负面影响。
因此,借贷宝打电话过来时,建议及时接听并积极协商还款计划。逾期不还的后果严重,不仅会给个人带来经济损失,还会影响征信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