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保监关于普惠贷款利率
为支持普惠金融发展,银保监会发布《关于促进小微企业贷款利率持续下降的通知》,对普惠贷款利率进行规范。通知要求:
普惠小微企业的单户授信总额500万元以下的贷款: 商业银行贷款年化利率不得高于LPR加60个基点(即LPR+0.6%)。
单户授信总额500万元至1000万元的贷款: 商业银行贷款年化利率不得高于LPR加50个基点(即LPR+0.5%)。
对于微型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贷款: 商业银行贷款年化利率不得高于LPR加30个基点(即LPR+0.3%)。
通知还明确要求商业银行:
主动向符合条件的普惠小微企业客户宣传优惠利率政策。
对符合条件的普惠小微企业客户按照利率上限执行贷款利率。
加强对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利率监管,及时发现和纠正违规行为。
银保监会此举旨在进一步降低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支持普惠金融发展,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2018年6月,银保监会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意见》(银保监发[2018]118号),对普惠贷款利率作出了以下规定:
1. 基准利率:贷款利率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同期同档次贷款基准利率为基础。
2. 利率浮动范围: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外,金融机构可在基准利率基础上上浮不得超过30%,下浮不受限制。
3. 差别化利率:金融机构可根据小微企业的实际情况,按期限定级或个案定价,实行差别化利率。
4. 优惠利率:对支持国家重点产业、扶贫攻坚、绿色发展等领域的普惠贷款,金融机构可按照风险可控的原则,给予适当的利率优惠。
5. 利率调整:金融机构应在合理区间内根据市场状况和风险变化适时调整利率,并及时向小微企业公示。
以上规定旨在促进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缓解小微企业的融资困难。金融机构应严格按照规定执行,为小微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金融环境。
银保监口径普惠贷款与人民银行降准口径差异分析
一、贷款定义不同
银保监口径普惠贷款定义较为宽泛,涵盖了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小微农户及其他特定人群的经营性贷款、消费贷款和住房按揭贷款。而人民银行降准口径普惠贷款仅包括贷款余额在500万元(含)以下的小微企业贷款、农户贷款和个人住房按揭贷款。
二、统计范围不同
银保监口径普惠贷款统计范围更广,包含银行业所有机构,包括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等。而人民银行降准口径普惠贷款统计范围仅限于商业银行。
三、统计口径不同
银保监口径普惠贷款统计口径以贷款余额计算,统计时点为月末;而人民银行降准口径普惠贷款统计口径以贷款笔数计算,统计时点为月末的月初。
四、用途不同
银保监口径普惠贷款统计数据主要用于银行业监管和政策制定;而人民银行降准口径普惠贷款统计数据主要用于宏观调控和货币政策制定。
因此,银保监口径普惠贷款与人民银行降准口径普惠贷款存在一定差异,主要体现在贷款定义、统计范围、统计口径和用途方面。在数据使用时,应注意区分两类口径的差异,避免混淆。
银保监会发布《关于调整普惠小微贷款利率政策的通知》,对普惠小微贷款利率进行调整,具体内容如下:
1、调整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利率上限。将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利率上限由原先的利率定价自律机制确定的加点上限调整为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加30%和不超过8.15%的双重上限。
2、对普惠小微贷款利率下限不再设置要求。
3、增加“5+N”普惠小微贷款评估标准,在原有五项指标(贷款本金1000万元以下、期限1年以内、信用方式、利率、无抵押或低抵押)的基础上,增加“微型小微企业”“单户授信总额500万元以内”“个体工商户或自然人”“借款户与发放贷款机构无关联关系”“符合监管机构普惠小微金融有关要求”等N项指标,符合其中一项即可适用普惠小微贷款利率政策。
4、明确小额贷款公司不得向借款人收取超出合同约定以外的任何费用,不得违规发放贷款。
此项调整将进一步降低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融资成本,支持普惠金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