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贷逾期上门催收,已成为近年来的普遍现象。一些不法分子借此生事,假冒网贷外访人员实施敲诈勒索。
近日,不少网民反映收到网贷平台的短信或电话通知,称有外访人员上门催收。此类短信或电话往往声称上门人员携带法律文件,要求借款人限期还款,否则将采取法律手段。
面对网贷平台的催收,借款人应保持冷静。要核实外访人员的身份信息。正规网贷平台的外访人员会出示有效证件,并佩戴相应工作牌。如果外访人员无法出示合法证件,应立即报警。
要了解网贷平台的催收流程。正规网贷平台一般不会直接上门催收,而是会通过电话、短信等方式进行催收。如果网贷平台声称有外访人员上门,应立即联系平台客服核实情况。
要保护个人隐私和财产安全。不要向外访人员提供身份证、银行卡等个人信息。如果外访人员要求强行进入住宅,应立即报警。
对于上门催收,借款人应理性应对。如果确实无力还款,应积极与网贷平台协商还款计划。但切不可轻信虚假信息,落入不法分子的圈套。
网贷说安排外访工作组上门是真假
近期,不少网贷借款人反映收到平台短信或电话,称有外访工作组即将上门处理逾期欠款。那么,网贷平台安排外访工作组上门是否属实?
据了解,部分网贷平台确实会聘请第三方催收公司进行外访工作。并非所有网贷平台都会采用这种方式。是否上门催收主要取决于平台的风险管理策略和催收政策。
外访催收属于合法合规的催收方式,但应遵循相关法律法规。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关于加强小额贷款公司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等规定,催收人员不得采用暴力、威胁、骚扰等非法手段进行催收。
对于收到上门催收通知的借款人,应谨慎对待。核实外访人员的身份和平台的正规性。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与催收人员沟通,表明还款意愿和偿还能力。
若借款人无法按期还款,可主动与平台联系协商还款计划,避免逾期时间过长造成不良信用记录。借款人应理性借贷,避免过度负债,以免陷入债务危机。
对于网贷平台而言,应规范催收行为,明确告知借款人外访工作组的上门程序和注意事项。同时,加强风险管理,有效控制坏账率,避免造成社会稳定风险。
网贷说有外访人员上门,是真的吗?
网贷平台常以“外访人员上门”为由,对逾期借款人进行恐吓、威胁等催收行为。这种行为是否合法,值得商榷。
根据《民法典》第497条规定,债务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义务。但该条款并未赋予债权人上门催收的权利。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2条规定,强行进入住宅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如果网贷平台的外访人员强行进入借款人住所,涉嫌违反治安管理规定。
根据《商业银行法》第48条规定,商业银行不得向非客户提供上门催收服务。而网贷平台并非商业银行,其上门催收更属违法行为。
因此,网贷平台对外访人员上门催收的合法性存疑。借款人如遇到此类情况,可通过以下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1. 向网贷平台投诉。
2. 向银保监会举报。
3. 向公安机关报案。
同时,借款人应注意以下几点:
1. 逾期借款后,应积极与网贷平台协商还款计划。
2. 如遇网贷平台上门催收,不要慌张,冷静应对。
3. 了解法律知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当网贷有外访人员上门时,保持冷静,采取以下步骤处理:
1. 核实身份:询问对方姓名、单位、来访目的。仔细核对证件,如身份证或工作证。警惕冒充人员。
2. 拒绝对话:如果你明确表示不欠网贷,直接明确拒绝对话。表明你已向相关部门举报,并保留证据。
3. 联系警方:如果对方执意上门骚扰,立即拨打 110 报警。向警方说明情况,并提供证据。
4. 保留证据:收集对方来访时的言行、衣着、车辆等相关信息。拍照、录音或录像作为证据,以备日后维权。
5. 向网贷平台反映:及时向网贷平台反馈外访情况,表明自己不欠款,要求平台停止催收。
6. 法律援助:如果对方采取暴力或非法手段催收,可以向法律援助机构或律师求助。
7. 举报骚扰:向公安机关、银保监会、互联网金融协会等部门举报骚扰行为。
8. 注意人身安全:面对外访人员时,切勿独自应对。必要时,寻求家人或朋友的帮助,保证自身安全。
记住,欠债还钱天经地义。但外访人员必须合规合法催收。遇有不法行为,及时举报维权,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