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网贷无法律效力,家长有权不还
根据我国《民法典》,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其所实施的民事行为,只有在法定代理人的同意或者 追认的情况下才具有法律效力。
网贷属于民事借贷行为,未经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者追认,儿童的网贷行为不具有法律效力。因此,家长对儿童网贷的欠款没有偿还义务。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明确指出,出借人向尚未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出借款项的,该借贷关系不成立。这意味着,网贷平台向儿童放贷的行为本身就是无效的。
因此,当家长发现孩子网贷后,应立即与网贷平台联系,要求取消欠款并关闭孩子的网贷账户。如果网贷平台不配合,家长可以向有关部门举报或提起诉讼,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家长在平时的教育中,也要增强孩子的法律意识,让他们明白非法的网贷行为不仅会带来经济损失,更会影响个人信用记录。同时,家长也要注意管理好自己的网贷账户,防止孩子利用自己的身份信息进行网贷。
孩子网贷还不上,家人是否受牵连,取决于具体情况。
未成年借贷
若孩子为未成年人,其借贷行为属于无效行为。此时,父母或监护人需承担还款责任,但仅限于孩子的可支配收入。
成年借贷
若孩子已成年,其网贷行为属于有效行为。父母或监护人无须承担还款责任,但可能受到以下影响:
信用受损:如果孩子无力还款,其信用记录将受到损害,致使其父母或监护人申请贷款或信用卡时受阻。
催收骚扰:网贷平台会向孩子及其父母或监护人催收欠款,造成骚扰和压力。
法律责任:若孩子恶意逃债,可能被追究刑事责任。此时,父母或监护人可能会受到连带责任,面临罚款或拘留等处罚。
建议:
为了避免孩子网贷还不上带来的负面影响,家长应及时与孩子沟通,了解其财务状况,指导其理性消费。同时,加强对孩子的金融知识教育,提高其风险意识。
如果孩子已出现网贷还款困难,家长应及时寻求专业帮助,与网贷平台协商还款计划或申请法律援助。通过合法合规的方式解决问题,最大程度减轻对孩子的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