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企业向其持有的股权投资公司借入资金时,会计分录为:
借:应收股利
贷:投资收益
借:应收股利
应收股利账户记录了企业从其持有的股权投资公司借入的资金。此次借款形成了一笔可收回的债务。
贷:投资收益
投资收益账户记录了企业从其股权投资中获得的收入。此次借款虽然不涉及股息或利润,但仍被视为一种投资活动,因此记入了投资收益账户。
会计意义
此会计分录反映了以下会计原则:
权责发生制:借款发生时,即使尚未收到现金,也需要记录债务。
收入确认:虽然借款不构成股息收入,但仍被视为投资收益的一种形式。
其他注意事项
此会计分录适用于企业从其股权投资公司借入资金的情况。
如果企业借入的是其他形式的资金(如银行贷款),则应使用不同的会计分录。
应收股利必须在企业对外财务报告中披露。
借应收股利,贷投资收益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申报
在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时,如果存在借记应收股利、贷记投资收益的情况,企业应当按照下列步骤进行申报:
1. 确认应收股利相关信息
股利收入的确认时间和金额
股利来源企业名称和税务登记号
股利收入的税种和税率
2. 计算投资收益
计算股利收入的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 = 股利收入 ÷ (1-股利税率)
计算应交投资收益企业所得税:应交税额 = 应纳税所得额 × 投资收益税率
3. 申报投资收益
在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申报表中,在 "投资收益" 栏填列股利收入的金额
在 "投资收益企业所得税" 栏填列应交税额
4. 申报应收股利
在 "应收账款" 栏填列应收股利的金额
在 "其他应收账款" 明细账中,单独列示应收股利信息
特别提示:
应收股利应当按照税法规定缴纳企业所得税
企业应当保留相关凭证,以证明股利收入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借应收股利贷投资收益与贷长期股权投资的区别
在会计核算中,当企业取得对其他企业的投资时,分别使用"借应收股利贷投资收益"和"借长期股权投资贷长期股权投资"科目进行记录,这两者之间主要区别在于:
1. 会计科目:
"借应收股利贷投资收益"属于资产类科目,反映企业应收取的其他企业分配的股利。
"借长期股权投资贷长期股权投资"属于长期股权投资类科目,反映企业对其他企业的长期投资。
2. 投资性质:
"应收股利"代表企业先前对其他企业的股权投资所获得的收益。
"长期股权投资"代表企业对其他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其目的可能是为了获得股利收益、控制权或其他商业利益。
3. 投资期间:
"应收股利"通常发生在企业持有其他企业股份一定时间后,由被投资企业分配股利时产生。
"长期股权投资"的投资期限较长,可能不存在明确的股利分配时间。
4. 会计处理:
"借应收股利贷投资收益"在企业收到股利时确认收入,增加资产和损益。
"借长期股权投资贷长期股权投资"在企业进行股权投资时确认资产,不影响损益。股利收入将在以后收到时单独确认。
5. 税务处理:
应收股利通常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
长期股权投资的股利收入在满足一定条件下可以享受税收优惠,如股息红利免征企业所得税。
"借应收股利贷投资收益"和"借长期股权投资贷长期股权投资"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会计科目、投资性质、投资期间、会计处理和税务处理。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正确选择科目进行记录,以准确反映其投资交易。
借入应收股利并贷入投资收益并不会导致资产负债表的不平衡。
资产负债表的基本会计等式始终成立: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借入应收股利会增加资产(应收股利)和负债(应付股利)。因此,资产和负债同时增加,保持等式的平衡。
贷入投资收益会增加所有者权益(留存收益)。因此,资产(留存收益)增加,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也随之增加,保持等式的平衡。
这两个交易同时进行时,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都会相应增加,保持资产负债表的平衡。因此,借入应收股利并贷入投资收益并不会导致资产负债表的不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