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详情

民间借贷责任划分(民间借贷纠纷涉及的法律依据)



1、民间借贷责任划分

民间借贷责任划分

民间借贷行为在社会生活中较为普遍,但由于缺乏规范,纠纷时有发生。因此,明确借贷双方的责任至关重要。

借款人的责任

借款人负有以下主要责任:

按期返还借款本息。

支付利息。

如有抵押或担保,按约定使用和保守抵押物或担保物。

如无力偿还借款,应当及时告知债权人。

债权人的责任

债权人负有以下主要责任:

向借款人出具借据或其他凭证。

保管好借据或其他凭证。

根据约定催收借款。

对借款人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以确保借款得以偿还。

责任划分原则

民间借贷责任的划分应遵循以下原则:

合法性原则:借贷活动必须合法有效。

平等性原则:借贷双方享有平等的权利和义务。

有偿性原则:借款人应当支付利息作为借用资金的代价。

安全性原则:债权人应对借款人提供必要的保护,防止借款人逃跑或转移财产。

违约责任

如果借贷双方违约,则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借款人违约:债权人有权要求其偿还借款本息并支付违约金。

债权人违约:借款人有权要求其继续履行借款合同或解除合同并要求赔偿损失。

明确民间借贷责任划分,有利于维护借贷双方的合法权益,防范金融风险,促进社会经济健康发展。

2、民间借贷纠纷涉及的法律依据

民间借贷纠纷涉及的法律依据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合同法

规定了借贷合同的成立、履行、变更、解除等方面的法律关系。

要求借贷合同的条款合法、明确。

民法通则

规定了人格权、财产权等民事权利的基本原则。

保护民间借贷中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

明确了民间借贷的定义、利率上限、诉讼时效等问题。

规范了民间借贷纠纷的审理和处理。

担保法

规定了民间借贷中抵押、质押等担保方式的相关法律关系。

保障债权人的债权得到实现。

刑法

对于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欺诈、胁迫等手段大量借贷不还的行为,可能构成诈骗罪、敲诈勒索罪等犯罪。

维护民间借贷市场的秩序。

3、民间借贷责任划分标准

民间借贷责任划分标准

民间借贷活动中,借贷双方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责任的划分标准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借贷关系的存在

确认是否存在有效的借贷关系是责任划分的前提。需有出借人实际交付借款、借款人收到借款的凭证或其他证据。

二、借贷金额的确定

明确借贷金额是划分责任的基础。可通过借据、收条、转账记录等证明材料确定。

三、利息的约定

法律规定民事借贷中借贷双方可约定利息,但利率不得违反国家规定。约定利息不明确或违反规定的,按法定利率计算。

四、借款用途

借款用途合法与否直接影响借贷双方的责任。用于非法目的的借款,借贷双方均应承担法律责任。

五、履行合同的过错

借贷双方均应履行合同约定的义务。如一方违约,则应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六、不可抗力

因不可抗力因素导致合同无法履行或履行迟延的,不属于违约行为,双方不承担责任。

七、债权债务继承

借贷双方去世后,其债权债务由其继承人继承。继承人承担责任的范围以其继承的遗产为限。

以上标准有助于清晰界定民间借贷中的责任关系,保障借贷双方的合法权益。借贷双方应遵循法律规定,规范借贷行为,避免纠纷。

4、民间借贷纠纷包含哪些

民间借贷纠纷通常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借贷合同纠纷:指借贷双方在借贷合同的签订、履行、解除或变更过程中发生的争议,包括合同效力、履行方式、违约责任等。

借款拖欠纠纷:指借款人在借款到期后未按时还款,导致债权人无法收回借款的纠纷。

利息纠纷:指借贷双方在借款利息的计算、支付或调整过程中产生的争议。

高利贷纠纷:指借贷双方约定或实际支付的利息超出国家法律规定的利率上限,导致借款人承担过重负担的纠纷。

担保纠纷:指借贷合同中设置担保后,因担保人履行保证责任或实现担保物权而产生的争议。

代位求偿纠纷:指债权人因借款人未履行债务而代位行使借款人债权后,与第三方发生争议。

借贷诈骗纠纷:指借款人以借贷为名骗取财物,导致债权人损失的纠纷。

上一篇:征信300分(征信300分是个什么时候更新)


下一篇:怎么跟妈妈说欠了6万网贷跟她借钱两年之内还给她(欠了网贷不知道怎么和爸妈开口)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home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