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储户储蓄意愿增强,提前还款需求有所上升,为进一步完善住房金融政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决定,自2023年1月1日起,对存量个人住房贷款提前还款实行新规定:
1. 提前还款不再收取违约金:自新规定实施之日起,商业银行不得对存量个人住房贷款提前还款收取违约金。
2. 明确提前还款规则:商业银行应当按照合同约定做好提前还款工作。贷款人提前还款时,可选择一次性还清全部剩余贷款,或部分提前还款。部分提前还款的,应当按照贷款合同约定,在还款期内一次性偿还部分本金。
3. 保障贷款人的合法权益:商业银行应结合自身经营情况,加强与贷款人的沟通,明确提前还款手续、流程、期限等相关信息,保障贷款人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4. 促进住房良性循环:取消提前还款限制,有利于促进住房消费需求释放,助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5. 监管到位,保障金融稳定:人民银行和银保监会将加强对商业银行提前还款行为的监督,维护金融稳定,保障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储蓄存款提前支取特殊规定
储蓄存款一般约定一定存期,若提前支取,需要支付一定的提前支取利息。
提前支取利息的计算
提前支取利息的计算方式一般为:提前支取的金额 存期利息率 提前支取天数 / 360(天数按实际天数计算)。
提前支取利息的优惠
部分银行会对于长期储蓄存款提供提前支取利息的优惠,如在约定的存期内提前支取,但距离到期日不满一定期限(如30天),则收取低额的提前支取利息。
例外情况
以下情况可免收提前支取利息:
特殊情况豁免:如遇突发事件(如疾病、意外事故等)或政策调整等特殊情况,银行可根据实际情况酌情免收提前支取利息。
协议约定:存款人在开立账户时与银行约定免收提前支取利息。
政策规定:特定类型的储蓄存款可能按照政策规定免收提前支取利息。
注意事项
提前支取储蓄存款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了解提前支取利息计算方法:提前支取利息的计算方式会因银行和存款类型而异,应仔细了解相关规定。
尽量避免提前支取:提前支取储蓄存款会损失利息收入,应尽量避免。
满足免息条件:若符合提前支取利息优惠条件,应提前向银行咨询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储蓄银行提前还贷新政策
为了支持居民合理住房需求,完善个人住房贷款管理政策,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保监会近日联合发布通知,对商业银行在住房贷款提前还款方面做出新规定,主要内容如下:
一、取消提前还款限制
自2023年3月1日起,银行业金融机构对存量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合同中约定的提前还款补偿金条款,不得执行。
二、明确提前还款告知义务
商业银行应在借款人申请提前还款时,及时向借款人提供相关还款信息,包括贷款余额、已还利息、剩余还款期数、违约金等,并向借款人充分提示提前还款所产生的影响。
三、合理收取违约金
商业银行可根据贷款合同约定在特定情况下收取违约金,但违约金不得超过借款人提前还款所产生的实际损失。
四、实行无偿还贷等待期
商业银行在收到借款人申请提前还款后,应于合同约定日期或借款人申请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办理提前还款手续,并执行合同约定的还款计划。借款人提前还款不收取手续费。
此新政策的实施有利于减轻居民提前还款负担,优化信贷结构,促进住房消费健康发展。
储蓄银行提前还贷新政策解读
为进一步优化信贷结构,促进消费,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近日,多家储蓄银行发布了提前还贷新政策。
一、放宽提前还贷限制
此前,部分银行对提前还贷设置了较高的违约金或限制条件。新政策取消或降低了提前还贷违约金,简化了提前还贷流程,方便借款人提前还款。
二、缩短审批时间
为提高服务效率,储蓄银行缩短了提前还贷审批时间。部分银行规定,借款人提出提前还贷申请后,银行将在收到完整资料的5个工作日内作出审批决定,并及时通知借款人。
三、提供多种还款方式
新政策支持借款人通过柜台、网银、手机银行等多种渠道提前还贷。部分银行还推出了“预约还款”服务,方便借款人选择合适的时间进行还款。
四、保障借款人权益
储蓄银行强调,提前还贷新政策不影响借款人的既有权益。借款人仍享有按合同约定按时还本付息的权利,如符合条件,还可享受一定的利率优惠。
五、鼓励合理消费
储蓄银行提醒借款人,提前还贷需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谨慎考虑。过早或过多提前还贷可能影响个人流动资金周转,不利于合理消费。
随着提前还贷新政策的实施,借款人将更加灵活地管理自己的债务,有效降低贷款成本。储蓄银行将继续完善相关服务,为借款人提供更便捷、优质的金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