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NIBOR) 发布的贷款基础利率(LPR)是最高人民法院在审理金融借贷纠纷案件中确定借款成本的重要参考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中明确,民间借贷利率不得超过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四倍。因此,一年期 LPR 成为民间借贷利率上限的参照基准。
LPR 由指定报价行根据对其同业机构的部分加权利率进行报价,经加权平均后形成。它反映了银行间的资金成本,在反映市场流动性变化方面具有较好灵敏度,能够更加及时地反映利率变化。
最高人民法院通过将 LPR 纳入利率上限的司法解释中,实现了司法审判与金融市场接轨,保证了法官在审判中的裁判依据与金融市场实际利率保持一致,有利于维护金融借贷秩序,保障债权人合法权益,促进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发展。
LPR 也适用于商业银行发放贷款的利率厘定,最高人民法院将其作为贷款利率的参照基准,可以有效规范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行为,防止其过度放贷或高息揽存,维护金融市场的公平竞争和稳定性。
2020年贷款基础利率发布
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近期发布了2020年贷款基础利率(LPR)。
1年期LPR:3.85%,比上月下降5个基点。
5年期以上LPR:4.65%,比上月下降10个基点。
此次LPR下调是央行为应对经济下行压力,降低企业融资成本而采取的措施之一。LPR下调将直接影响到企业贷款利率,预计将降低企业借款成本,促进实体经济发展。
对于个人贷款者来说,此次LPR下调也可能对房贷利率产生影响。商业银行在制定房贷利率时,通常以LPR为参考基准。LPR下调后,商业银行房贷利率可能会相应下调,减轻个人购房者的还贷压力。
需要注意的是,LPR下调并不意味着所有贷款利率都会下降。具体贷款利率水平还取决于借款人的资质、贷款期限等因素。借款人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贷款产品和贷款期限,以获得最优惠的利率。
2021年,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NIBOR)发布的贷款基础利率(LPR)稳中有降。
一年期LPR全年共调整5次,其中4次下调,1次持平。截至年底,为3.8%,较年初下调15个基点。五年期LPR全年调整1次,由年初的4.65%下调至年底的4.6%。
LPR利率的下调,旨在支持实体经济发展,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LPR利率下降发挥了积极作用。有利于企业缓解现金流压力,增加投资和扩张的意愿。
LPR利率的下降也带动了其他贷款利率的下降,促进了银行信贷的投放。2021年,企业新增贷款规模大幅增加,为实体经济复苏提供了有力支撑。
值得注意的是,LPR利率的下调也并非没有风险。如果利率下降过快,可能会导致金融风险加剧。因此,监管当局需谨慎实施利率政策,保持金融市场的稳定。
总体而言,2021年LPR利率的稳中有降,为实体经济发展营造了良好的融资环境。未来,LPR利率走势将继续受到供需关系、货币政策等因素的影响。
法院判决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发布的贷款基础利率
近日,法院对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NIBOR)发布的贷款基础利率做出判决,判定其存在不正当竞争行为,违反反垄断法。这一判决对金融行业产生重大影响,也引发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NIBOR是衡量银行间资金成本的主要基准利率,对贷款利率、债券发行等金融活动有重要影响。法院认定,NIBOR中心通过控制参与报价的会员银行,人为操纵利率,损害了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公平竞争环境,从而构成不正当竞争行为。
法院的判决对NIBOR中心的垄断地位形成有力制约。一方面,判决要求NIBOR中心停止不正当竞争行为,加强信息透明度和外部监督。另一方面,法院鼓励其他金融机构制定替代性的基准利率,打破NIBOR中心的垄断地位。
此判决有利于维护金融市场的公平竞争秩序,保护金融机构的合法权益。同时,也有利于促进金融创新的发展,促使市场更加透明和高效。不过,判决的具体执行情况仍需要关注,以确保判决得到有效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