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亲属名义贷款购房
随着房价高涨,许多购房者选择“借亲戚的名义”来贷款买房,以规避首付比例或贷款利率的限制。这种方式虽然能解决燃眉之急,但潜在风险不容忽视。
借名贷款涉嫌违法。根据相关规定,贷款申请人必须是实际购房者,不得通过借用他人名义骗取贷款。一旦被查出,银行有权收回贷款,并追究相关人员法律责任。
借名贷款易引发纠纷。亲属之间借名,如果事先没有明确约定,很容易产生经济纠纷。例如,房价上涨时,借名购房者可能要求实际购房者支付更高的房款;而房价下跌时,实际购房者又可能面临债务风险。
借名贷款也可能损害个人征信。如果实际购房者的征信不佳,通过亲属名义贷款可能会影响亲属的征信记录,从而降低其未来的贷款资格。
因此,在考虑“借亲戚的名义”贷款买房时,务必要权衡利弊,并做好以下防范措施:
签订书面协议,明确借名贷款的还款责任、房屋归属等事项;
尽量使用亲属名义贷款购置自住房产,避免投资或投机性行为;
保持良好的征信记录,及时偿还贷款,避免逾期或不良记录影响亲属征信。
当使用亲戚的名字贷款买房时,为了保护双方的利益,需要签订一份书面合同。合同中至少应包含以下内容:
1. 贷款协议的详细信息:
贷款金额、利率、还款期限
贷款机构和贷款号码
购置房产的地址和所有权状况
2. 义务和责任:
明确借款人和担保人的权利和义务
借款人按时还款的责任,如果不能按时还款的后果
担保人担保贷款的责任,如果借款人不能按时还款,担保人将承担还款义务
3. 产权和抵押:
购置房产的所有权归属
房产作为贷款的抵押品
借款人或担保人违约时,贷款机构对房产的权利
4. 退出和转让:
说明借款人或担保人退出贷款的条件
允许或禁止借款人或担保人转让产权或担保义务
5. 保密和披露:
对合同内容保密的约定
在某些情况下披露合同信息的义务(例如,贷款机构或税务机关要求)
6. 法律条款:
管辖权
争议解决方式
可分割条款
合同还应由借款人、担保人(及配偶,如果已婚)亲笔签名并公证。这样可以确保合同的法律效力,并保护所有涉及方的利益。
如何用亲戚名义购房后过户到自己名下
当您在财务上不具备资格自己贷款买房时,您可以考虑使用亲戚的名义贷款买房。为了最终将产权过户到自己的名下,您需要采取以下步骤:
1. 签订书面协议:在购买房屋之前,与您的亲戚签订一份书面协议,明确说明您负责房屋付款,房屋将最终过户到您的名下。
2. 首次付款:确保您为房屋准备足够的首付款,并以亲戚的名义支付。您还可以通过抵押贷款贷方获得首付援助计划。
3. 贷款资格预审:虽然您不是以自己的名义贷款,但您仍需要获得贷款资格预审,以证明您有能力负担房屋的还款。
4. 房产所有权:在亲戚的名义下购买房屋后,您需要协调将房产所有权过户到自己的名下。这通常需要提交一份产权转让契约,并在土地登记处登记。
5. 抵押贷款再融资:一旦您拥有房产的所有权,您可以考虑再融资抵押贷款以将其转到自己的名下。这将需要新的贷款申请和信用检查。
注意事项:
确保您与您的亲戚保持良好的关系,并在整个过程中保持透明度。
合同应明确列出产权过户的具体时间表。
考虑咨询房地产律师,以确保所有文件和程序符合法律要求。
记住,最终您对房屋负有经济责任,即使它不在您的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