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民法典》第671条,债务人逾期履行债务的,债权人可以要求债务人在履行期届满后向其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按照法律规定的利率计算。法律没有规定的,可以参照银行同类贷款利率计算。
对于法院判决书中判决的延迟债务利息,若判决书中明确规定了加倍支付的,则计算方式如下:
加倍支付延迟债务利息的计算公式:
加倍延迟利息 = 判决利息 × 2 × 天数 ÷ 365
其中:
判决利息:法院判决时适用的法律利率
天数:从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至实际履行完毕之日之间的天数
365:一年中的天数
示例:
法院判决债务人于2023年1月1日偿还债务,但债务人逾期至2023年3月1日履行,判决适用的法律利率为4.35%。则加倍支付的延迟债务利息如下:
判决利息:4.35%
天数:60天
加倍延迟利息 = 4.35% × 2 × 60 ÷ 365 ≈ 0.74%
因此,债务人需支付的加倍延迟债务利息为债务本金的0.74%。
当法院判决迟延履行期间的利息加倍支付时,计算方法如下:
1. 确定原始利率:
根据合同或法律规定,确定迟延前约定的利息利率。
2. 计算加倍后的利率:
将原始利率加倍,即加倍后的利率为 2 倍的原始利率。
3. 计算迟延天数:
计算从迟延开始到法院判决履行完毕之间的天数。
4. 计算利息总额:
使用以下公式计算利息总额:
利息总额 = (加倍后的利率 / 360) × 本金 × 迟延天数
示例:
假设合同约定的利息利率为 5%,迟延天数为 90 天,本金为 100,000 元。
加倍后的利率:2 × 5% = 10%
利息总额:((10% / 360) × 100,000 × 90) = 2,500 元
因此,法院判决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利息,利息总额为 2,500 元。
判决书里的加倍支付延迟债务利息怎么算?
在判决书中,如果法院判决债务人应当加倍支付延迟债务利息,则加倍利息的计算方法如下:
1. 确定基本利息
计算从债务到期之日起至判决执行之日止的债务本金利息。利息计算公式为:
基本利息 = 债务本金 × 利率 × 期限
2. 计算加倍利息
基本利息计算完成后,加倍利息按照基本利息的2倍计算:
```
加倍利息 = 基本利息 × 2
```
3. 计算总利息
总利息为基本利息和加倍利息之和:
```
总利息 = 基本利息 + 加倍利息
```
举例:
假设债务本金为100万元,利率为6%,债务到期后拖欠了2年。法院判决债务人加倍支付延迟利息。
计算:
基本利息 = 100万元 × 6% × 2年 = 12万元
加倍利息 = 12万元 × 2 = 24万元
总利息 = 12万元 + 24万元 = 36万元
因此,债务人需要支付的总利息为36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