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信息称逾期立案后,建议您采取以下步骤:
1. 核实信息真实性
联系贷款机构或相关部门,核实信息的真实性。不要轻信陌生号码或可疑短信。
2. 了解逾期情况
明确您的逾期时间和金额。如果逾期时间较长或金额较大,您需要采取措施积极应对。
3. 协商还款计划
主动与贷款机构联系,协商还款计划。说明您的实际困难,表明您有还款意愿。您可以申请延长还款期限、减免部分利息或罚息。
4. 准备还款材料
如贷款机构同意协商,您需要准备相关还款材料,如收入证明、资产证明等。这些材料有助于贷款机构评估您的还款能力。
5. 按时还款
一旦协商成功,按时还款非常重要。避免再次逾期,否则可能面临更严重的法律后果。
6. 保留证据
保留与贷款机构协商的记录、还款凭证等证据。这些证据对于保护您的合法权益非常重要。
注意:
收到立案信息后,不要惊慌失措。保持冷静,积极应对,及时与贷款机构沟通。切勿采取逃避或对抗行为,否则会损害您的信用记录和经济利益。
逾期是否发短信说立案,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
一般情况下,以下情形真实性较高:
贷款机构通过正规渠道催收:如经金融监管机构批准的贷款机构,会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在逾期后一般通过短信、电话等方式进行催收。
短信内容明确,提供官方信息:如短信中明确指出贷款机构名称、逾期金额、立案信息以及正规的咨询电话,真实性较强。
征信系统显示立案信息:如果逾期导致个人征信报告上显示立案记录,那么短信中的立案信息一般是真实的。
以下情形真实性较低:
短信内容模糊不清:如短信中只有“已立案”、“即将立案”等模糊字眼,没有具体信息,则可能是诈骗短信。
要求提供敏感信息:如短信中要求提供银行卡号、验证码等个人敏感信息,可能是诈骗短信。
短信来自陌生号码:如果短信来自不认识的陌生号码,且没有贷款机构的标识,则可能是诈骗短信。
辨别真伪的建议:
查看官方渠道:通过贷款机构官方网站、客服电话等渠道核实贷款信息和逾期情况。
咨询律师:如果收到短信后仍有疑问,可以咨询专业律师,获取法律意见。
保护个人信息:切勿向陌生人提供个人敏感信息,以免遭受财产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