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严查经营贷违规流入楼市
近日,深圳市人民银行、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联合印发《关于规范发展房地产信贷的通知》,重点防范经营贷违规流入楼市。
据了解,经营贷是银行向个体工商户或小微企业发放的贷款,用于支持其生产经营活动。近年来有不法分子通过虚构经营场景、伪造流水等手段骗取经营贷资金,并违规用于购房。
为规范经营贷使用,深圳市将从以下方面加强监管:
加强贷前审查和贷后管理:银行要对借款人的资质、经营情况、资金用途等进行严格审查,并制定详细的贷后管理措施。
建立信息共享平台:深化银政企合作,建立跨部门信息共享平台,加强对借款人经营情况的核查和监督。
加大违规处罚力度:对违规使用经营贷资金购房的行为,将严肃查处,并追究相关机构和人员责任。
引导正向使用: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引导经营贷资金真正用于生产经营活动。
深圳市相关部门强调,规范经营贷使用是维护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必要举措,将持续加强监管,严厉打击违规行为,切实保障信贷资金的合理使用。
深圳严查经营贷流入房地产
近日,深圳市人民银行、银保监局联合发布通知,严查经营贷违规流入房地产领域。通知要求各金融机构立即自查自纠,核查排查辖内经营贷资金流向,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纠偏。
此前,深圳市部分商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发现部分经营贷资金被违规挪用于购房。经营贷利率较低,期限较长,一些借款人为了满足购房需求,铤而走险,通过虚构经营用途、伪造收入证明等方式骗取银行经营贷款,用于支付购房首付或偿还房贷。
经营贷违规流入房地产领域不仅损害了金融体系的稳定性,也加剧了房地产市场的泡沫风险。根据通知要求,金融机构不得向个人发放用于购房的经营贷,不得为借款人提供虚假证明文件。金融机构还需加强贷后管理,定期核查贷款资金用途,发现违规使用情况及时采取措施。
深圳市此次严查经营贷违规流入房地产,旨在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和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金融机构和借款人务必高度重视,严格遵守相关规定,避免违规操作,共同维护金融和房地产市场的秩序。
深圳经营贷排查结果
据深圳市房地产和城市建设发展研究中心日前公布的排查结果显示,截至2022年底,深圳经营贷余额为1.08万亿元,占比住房按揭贷款余额的15.4%。其中,商用房经营贷余额为6276.8亿元,占比58.3%。
排查结果表明,深圳经营贷流入房地产市场的现象不容忽视。数据显示,有25.7%的经营贷资金被用于购房,其中92.3%用于购置商用房。
针对经营贷违规流入楼市的现象,深圳银保监局已出台多项监管措施,包括加强风险监测、开展专项检查、提高首付比例、缩短贷款期限等。
排查结果也指出,经营贷违规流入楼市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部分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审核不严,导致资金流入房地产市场。
个别借款人有意规避监管,通过虚构经营用途等方式骗取贷款。
部分房地产开发商和中介机构违规操作,引导购房者使用经营贷购房。
目前,深圳市有关部门正在持续加强对经营贷市场的监管,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维护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
深圳严查经营贷用途
为进一步规范经营贷款管理,维护金融稳定,深圳银保监局近日明确,对信贷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全面排查,重点查处挪用经营贷资金归还他行贷款、炒股、买房等违规行为。
根据要求,各银行机构要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加强贷前调查和贷后管理,严禁违规发放经营贷。对已发放的经营贷,要及时开展贷后检查,一旦发现资金用途不符,要立即采取纠正措施,并按规定追究相关机构和人员责任。
同时,深圳银保监局还将加强与市场监管、公安等部门的协作,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对情节严重的机构和个人,将按照有关规定严肃处理,并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此次排查整治行动,旨在维护金融稳定,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经营贷是金融机构专项用于支持企业生产经营的贷款,资金用途应严格限定在企业生产经营范围内。一旦经营贷资金被挪作他用,不仅会扰乱金融秩序,也可能对企业自身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因此,深圳银保监局此次严查经营贷用途,对于维护金融稳定和规范金融市场秩序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