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执行人是否上银行征信,需要分情况而定:
纳入征信的欠款类型
法院判决的欠款
仲裁机构作出的裁决欠款
行政机关的行政处罚欠款
不纳入征信的欠款类型
借贷纠纷
民间借贷
房贷等抵押贷款逾期
信用卡逾期(逾期时间不足90天)
纳入征信的时间
对于纳入征信的欠款,一般会在法院、仲裁机构或行政机关将被执行人信息报送至征信机构后,被执行人信息才会被纳入征信记录。
影响征信的时效
被执行人信息被纳入征信后,一般会保留5年。5年后,如果被执行人已履行完毕还款义务,则其征信记录中与该执行案件相关的信息将被删除。
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的债务都会被纳入征信。只有经过司法程序或行政程序确认的欠款,才会被征信机构收录。因此,如果借款人只是逾期未还贷款或信用卡欠款,只要逾期时间不超过90天,一般不会影响征信。
当被执行人已结案,征信记录中不良信息消除的时长取决于具体情况:
法院已出具结案证明
全额清偿债务:在收到结案证明后,不良征信记录一般会在2-5个工作日内消除。
部分清偿债务:不良征信记录将在执行完毕后5年消除。
法院未出具结案证明
执行和解:执行过程中与被执行人达成和解并取得法院执行和解裁定的,不良征信记录将在执行和解裁定生效后5年消除。
执行终结:案件执行终结,但未收到法院结案证明的,不良征信记录将在执行终结后5年消除。
特殊情况
非法执行:如果执行行为违法,被执行人可以向法院申请撤销执行,撤销执行后不良征信记录将予以消除。
恶意被执行人:如果被执行人有恶意逃避执行债务的行为,不良征信记录将保留更长时间。
需要注意的是,征信机构会定期更新记录,因此实际消除不良信息的具体时长可能会略有不同。建议及时查询征信报告,并与相关信贷机构或征信机构联系,以获取准确信息。
执行完毕后征信能否恢复
被执行人执行完毕后,征信能否恢复,需视情况而定:
未被法院公布为失信被执行人
若被执行人在履行完毕执行义务前,未被法院公布为失信被执行人(俗称“老赖”),其征信影响将较小。执行完毕后,法院将撤销其执行记录,征信评分会相应提高。
已被法院公布为失信被执行人
若被执行人已在执行过程中被法院公布为失信被执行人,执行完毕后才能申请撤销执行记录。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若干问题的规定》,被执行人被公布失信被执行人满3年后,且自解除失信被执行人限制之日起已履行全部义务2年以上的,可以申请撤销执行记录。撤销执行记录后,征信评分会逐步恢复。
具体流程
申请撤销执行记录,被执行人需向原审法院提交申请书、履行执行义务的证明和信用修复计划。法院审查属实后,将撤销执行记录并通知相关征信机构。
相关规定
《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六十五条规定:“被执行人履行完毕执行义务后,执行员应当及时终结执行程序,并根据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申请,撤销执行措施和解除查封、扣押、冻结。”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完毕后惩戒失信被执行人的若干规定》第二条规定:“失信被执行人履行全部执行义务后,人民法院应当及时撤销对该失信被执行人的执行措施,将失信被执行人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应当及时移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