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款费用资本化与专门借款利息费用记账
借款费用是指为获取借款而发生的费用,包括贷款手续费、利息、佣金等。根据会计准则,借款费用可以分为两类:资本化借款费用和专门借款利息费用。
资本化借款费用是指与取得资产相关的借款费用,如固定资产借款费用。这些费用应计入资产成本,随着资产的折旧或摊销而逐年摊销入当期损益。原因在于,这些费用是为取得资产而产生的,是资产成本的一部分。
专门借款利息费用是指与取得具体负债相关的借款费用,如长期借款利息费用。这些费用应记入当期损益,不资本化。这是因为,这些费用是为筹集特定资金而产生的,与其相关的是债务,而不是资产。
借款费用资本化与专门借款利息费用记账的区别在于:
资本化借款费用计入资产成本,随资产摊销;
专门借款利息费用计入当期损益,不摊销。
通过将资本化借款费用计入资产成本,可以提高资产价值,从而降低未来的折旧费用和增加股东权益。而将专门借款利息费用计入当期损益,则可以真实反映企业当期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借款费用资本化金额
专门借款发生的借款费用中,包括以下部分:
发行费用:包括发行债券或股票的承销费、印刷费、律师费等。
利息费用:在借款期间产生的利息费用。
折扣或溢价:债券或股票的发行价格与票面价值之间的差额。
这些费用在资产负债表上根据其用途进行资本化。资本化金额是指计入长期资产或负债的借款费用部分。
一般而言,借款费用中以下部分可以资本化:
发行费用:可以资本化为与借款资产相关联的期间内。
利息费用:在资产施工或生产期间发生的利息费用可以资本化。
折扣:债券发行时发生的折扣可以资本化为债券的票面利率与市场利率之间的差额。
通过资本化这些费用,可以将借款发生的成本分摊到资产的整个生命周期内。这有助于更准确地反映资产的价值,并确保在评估财务状况时考虑借款成本。
当借款成本资本化时,与专门借款有关的利息收入应予资本化处理。
在某些情况下,借款成本可以作为与资本项目相关资产的成本的一部分而资本化。当借款用于获得或建设资本资产时,该资产应包括利息成本。
资本化利息收入是为了反映与资产建设相关,并最终增强资产价值的融资费用。它允许企业在资产的使用寿命内分期摊销融资成本,而不是在发生时一次性确认费用。
具体来说,利息收入应从融资开始资本化,一直持续到资产投入使用之日。资本化的金额应符合与资产相关融资的实际利率和期间。
通过资本化利息收入,企业可以更好地匹配与资产相关的费用和收益。它确保在资产的整个生命周期内正确确认融资成本,从而提供更准确的财务业绩报告。
借款费用专门借款利息资本化金额的计算公式
专门借款利息资本化是将符合特定条件的资产所发生的借款费用资本化,计入资产成本。其计算公式如下:
资本化利息 = 借款费用 +(期初贷项余额 - 期末贷项余额) 有效利率
其中:
借款费用:为取得和使用借款所产生的费用,如利息、费用、汇兑损益等
期初贷项余额:该资产期初的借款余额
期末贷项余额:该资产期末的借款余额
有效利率:为借款期间的加权平均利率
公式中的有效利率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计算。如果借款是可变利率贷款,则有效利率为加权平均利率;如果借款是固定利率贷款,则有效利率为借款时的利率。
例如,某企业取得一笔专门借款,用于建设一处厂房,借款金额为 1000 万元,借款期限为 5 年,借款利率为 8%。该厂房建设期为 2 年,建设期间发生的借款费用为 100 万元。则该企业的专门借款利息资本化金额为:
资本化利息 = 100 万元 +(1000 万元 - 100 万元) 8% 2 = 160 万元
需要注意的是,只有符合特定条件的资产发生的借款费用才能资本化。这些条件包括:该资产能够产生收益、该资产的建设期超过一年、该资产的借款费用为专门借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