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贷年利率超过15.4%合法吗?
根据中国法律,《民间借贷法》第二十六条规定,自然人之间借贷的利率不得超过年利率24%,超过部分无效。
网贷平台属于民间借贷范畴,因此也受此法律约束。因此,网贷年利率超过15.4%(即24%的四分之三)的部分属于无效,借款人无需偿还。
需要注意的是,以下情况例外:
金融机构发放的贷款
典当行的放款
信用社发放的信用贷款
农村信用合作社发放的信用贷款
对于超过15.4%的借款利率,借款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拒绝偿还超过15.4%的部分
向监管部门投诉
向法院起诉网贷平台
监管部门近年来对网贷行业违规行为进行了严厉打击,包括整治高利贷行为。因此,建议借款人在借款前仔细了解借款利率,避免陷入高利贷陷阱。
网贷年利率23.99%合法吗?
在我国,关于网贷利率的合法性主要参考《网络借贷资金存管业务指引(银发〔2021〕71号)》。该指引规定,P2P网贷平台的贷款年化利率上限为36%,超出部分视为高利贷。
对于持牌的金融机构(如消费金融公司)开展互联网贷款业务,此前《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等机构关于规范整顿“现金贷”业务的通知》(银发〔2017〕141号)规定,利率不得超过24%。
2019年,银保监会发布的《关于进一步规范现金贷业务的通知》(银保监发〔2019〕88号)明确,现金贷年利率上限为24%(含)。
因此,在目前的监管政策下,网贷年利率23.99%的贷款属于合法范畴,符合相关监管要求。但需要注意的是,高利率贷款存在一定的风险,借款人应谨慎借贷,量力而行。
网贷年利率23.4%是否合法受到广泛关注。
我国现有法律法规未对网贷利率上限作出明确规定,但最高人民法院在2015年发布了《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其中第26条规定,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未超过年利率24%,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约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因此,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规定,网贷年利率23.4%不违法。但需要注意的是,这并不意味着网贷平台可以随意设置高利率,借贷双方仍需按照公平原则协商确定利率。
国家相关部门已出台多项政策措施对网贷行业进行规范,包括限制网贷平台利率水平、要求平台披露真实利率信息等。因此,网贷平台在制定利率时也需要遵守相关规定,避免触及监管红线。
消费者在选择网贷平台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核实平台资质:选择正规持牌的网贷平台。
对比利率水平:仔细比较不同平台的利率,选择符合自身承受能力的利率。
了解还款方式:明确还款期限、还款方式等细节。
评估借款风险:理性评估自己的借款能力,避免过度负债。
需要注意的是,网贷资金具有风险性,消费者应理性借贷,量力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