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借贷诉讼中,被告常见的答辩要点包括:
1. 借款不存在:
出借人无证据证明被告借款,或借款协议存在瑕疵、无效。
2. 借款已清偿:
出借人已收到被告全部或部分还款,但未出具收据或书面证明。
3. 超过诉讼时效:
按照法律规定,民间借贷的诉讼时效一般为三年,超过时效的诉讼请求法院不予支持。
4. 借贷并非用于合法目的:
借款用于赌博、走私等非法活动,此类借款不受法律保护。
5. 存在胁迫或欺诈:
出借人利用非法手段迫使被告借款,或以欺诈手段诱使被告借款。
6. 证据不充分:
出借人提供的借款证据不充分,无法证明被告借款事实。
7. 适用错误利率:
出借人主张的利息超过法律规定或双方约定的利率。
8. 抵押物或担保无效:
借款协议中的抵押物或担保存在瑕疵,无法保障出借人的债权。
9. 转让债权无效:
出借人未经被告同意,将债权转让给第三方,此类转让无效。
10. 其他抗辩理由:
例如,被告已破产、签订借款协议时精神失常等。
民间借贷纠纷判决书下来后被告不还钱怎么办
民间借贷纠纷判决书下来后,若被告拒不履行判决,债权人可采取以下措施:
一、申请强制执行
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将通过冻结被告银行账户、查封拍卖被告财产等方式强制执行判决。
二、提起执行异议之诉
若债权人认为判决有错误,可向人民法院提起执行异议之诉,请求法院撤销或变更执行。
三、申请破产清算
如果被告资不抵债,债权人可申请对被告进行破产清算,通过变卖被告的财产清偿债务。
四、采取其他法律手段
如:
向有关部门举报被告的违法行为,如隐匿财产、恶意逃债等。
向社会曝光被告的失信行为,通过舆论压力促使被告履行判决。
与被告协商,制定还款计划并监督执行。
注意:
在采取强制执行措施前,债权人应确保判决书已经生效且未超过执行期限。同时,债权人应委托专业律师或执行人员协助执行,以提高执行效率。
民间借贷纠纷开庭被告不出庭的后果
在民间借贷纠纷中,如果被告经法院传唤无正当理由不出庭,将面临以下后果:
1. 缺席判决
法院将根据原告的诉讼请求和证据,对案件进行缺席判决。如有证据证明被告欠款,法院将判决被告还款。缺席判决对被告具有法律约束力,被告不得异议和上诉。
2. 罚款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被告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法院可以对其处以罚款。罚款金额由法院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确定。
3. 拘留
如果被告多次拒不到庭,法院可以对其进行拘留。拘留时间最长不得超过15日。期间,被告的行动自由将受到限制。
4. 财产查封
在缺席判决生效后,原告可以申请法院对被告的财产进行查封。法院将根据判决书的内容,查封被告的银行存款、房屋和其他财产。
5. 强制执行
如果被告在缺席判决生效后仍不履行还款义务,原告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将根据判决书的内容,强制拍卖被告的财产,所得款项用来偿还债务。
因此,民间借贷纠纷开庭时,被告无正当理由不出庭,将面临严重的后果。建议当事人在收到法院传票后,及时到庭应诉,切勿逃避。
民间借贷中被告答辩要点要求:
1. 明确被告身份和案件诉讼请求。
2. 对于原告主张的债权债务关系,如举证不足或证据不充分,则被告应提出异议。
3. 对于借款合同是否真实、有效,被告应提出质疑,如借款合同存在形式要件不完备、内容违反法律或公序良俗等情况。
4. 关于借款用途,被告应提供证据证明借款并非用于非法或违背公序良俗的目的,否则原告的诉讼请求不应得到支持。
5. 关于借款利息,被告应审查原告主张的利息是否合法,如高于国家规定的最高限额,则应提出异议。
6. 对于已偿还借款部分,被告应提供证据予以证明,并请求法院在判决中予以扣减。
7. 被告还可提出存在抵销、相抵、免除、诉讼时效等事由,抗辩原告的诉讼请求。
8. 对于原告提交的证据,被告应仔细审查其真实性、合法性和关联性,提出异议或反驳证据。
9. 被告应清晰陈述自己的答辩理由和主张,并提供相应证据支持。
10. 被告应把握庭审时限,在法庭调查和辩论阶段充分阐明自己的答辩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