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中介拿客户手机干什么
贷款中介在办理贷款业务时,通常需要拿客户的手机进行以下操作:
验证身份信息
贷款中介需要通过手机上的短信验证码或人脸识别等方式验证客户的身份信息,确保贷款申请人的真实性。
获取信用信息
一些贷款中介会使用手机上的征信查询软件,获取客户的信用报告,了解其还款能力和信用状况。
提交贷款申请
贷款中介通常会通过手机APP或网页表单提交贷款申请。他们需要在客户手机上填写必要的申请信息,并上传相关证件材料的电子版。
接收贷款审批结果
贷款中介会在贷款审批通过后,通过手机短信或APP通知客户。客户可以随时在手机上查看贷款进度。
签署贷款合同
部分贷款中介会通过电子合同平台在手机上与客户签署贷款合同。客户需要在手机上确认合同内容并签名。
其他用途
除了上述用途外,贷款中介有时还会拿客户手机进行以下操作:
拍照留存材料:拍摄客户身份信息、房产凭证等材料的电子版。
远程视频通话:与客户进行远程视频通话,核实其身份信息。
GPS定位:获取客户当前位置,验证房产地址或其他信息。
需要注意的是:
贷款中介拿客户手机时,应征得客户的同意。他们应当妥善保管客户的手机,并不得用于其他目的。客户在提供手机时,应谨慎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和隐私。
贷款中介签了合同却未放款,实属令人焦急。作为借款人,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
确认合同内容。仔细查阅合同,了解放款条件、期限和违约责任。若中介违约,借款人有权追究其责任。
收集证据。保留合同、借贷申请资料、与中介沟通的记录等相关证据,以备维权。
第三,沟通协商。主动联系中介,了解未能放款的原因。若中介存在过错,可要求其承担责任,比如赔偿损失或支付利息。
第四,谨慎诉讼。若协商不成,可考虑通过法律途径解决。但诉讼成本较高,且耗时较长,借款人需权衡利弊。
第五,寻求外部帮助。可向消费者保护组织、行业监管机构或律师等专业人士寻求帮助。他们可以提供指导和支持,维护借款人的合法权益。
借款人应选择正规可靠的中介机构,在签订合同前仔细了解贷款条件和流程。同时,也要注意保护个人信息,避免被不法中介利用。
贷款中介要求以第三方收款,这是一种常见的诈骗手法。不法分子通过冒充贷款中介,诱导借款人通过第三方收款方式汇款,声称这是贷款审批的必要步骤。
正常情况下,贷款中介不会要求借款人通过第三方收款。贷款流程一般包括提交贷款申请、审批、放款等环节,资金流向透明可查。骗子利用借款人急于贷款的心理,编造各种借口要求通过第三方收款,目的是窃取借款人的钱财。
常见诈骗手法有:
手续费收取:骗子谎称需要支付手续费或担保金,要求借款人通过第三方账户汇款。
激活费收取:骗子谎称贷款需要激活,要求借款人通过第三方账户汇款激活费用。
解冻费收取:骗子谎称贷款被冻结,需要缴纳解冻费,要求借款人通过第三方账户汇款。
面对此类情况,借款人应保持警惕,谨记以下几点:
正规贷款中介不会要求通过第三方收款。
不要轻易相信来路不明的贷款信息。
仔细核实贷款中介的资质和信誉。
选择正规金融机构办理贷款业务。
如果遇到此类诈骗,应立即向有关部门举报并保留相关证据。切勿轻信骗子花言巧语,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贷款中介收费
在贷款过程中,贷款中介往往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可以协助借款人寻找贷款产品、办理贷款手续等。借款人需要了解贷款中介的收费情况,避免陷入不必要的费用陷阱。
根据相关法规,贷款中介收费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固定收费,二是按贷款金额比例收取。
固定收费
固定收费一般适用于小额贷款,金额通常在10万元以内。贷款中介会根据所提供的服务,收取固定金额的手续费。比如,贷款中介可能收取3000元的咨询费、5000元的服务费等。
按贷款金额比例收取
对于大额贷款,更多采用按贷款金额比例收取的方式。贷款中介通常收取贷款金额的1%-2%作为手续费。比如,对于100万元贷款,贷款中介可能收取1万-2万元的手续费。
需要注意的是,根据《贷款中介管理办法》的规定,贷款中介不得收取以下费用:
贷款审批费
贷款放款费
抵押评估费
公证费
贷款中介不得以贷款成功与否作为收费条件,也不得以任何形式变相增加费用。
借款人在选择贷款中介时,应提前了解其收费标准,并签订有明确约定内容的服务合同。如果发现贷款中介存在违规收费行为,可以向相关部门举报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