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款利息法律规定
在投资活动中,利息收入是投资者获得收益的重要渠道之一。为保障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法律对投资款利息作出了明确规定:
1. 利率约定
投资款的利率可以由投资方和受方协商约定。未约定利率的,适用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同期贷款基准利率。
2. 利息支付时间
利息支付时间应在投资合同中明确约定。一般而言,利息应按月、季或年支付。
3. 利息计算方式
利息计算方式应在投资合同中明确约定。常见的利息计算方式包括:
按月计息,复利滚存;
按月计息,按实际天数计算;
按到期一次性计息。
4. 逾期利息
若受方逾期支付利息,投资方有权要求受方支付逾期利息。逾期利息的利率应当高于同期贷款基准利率。
5. 免除利息
在特殊情况下,受方可以免除投资方的利息。免除利息的情况包括:
受方出现重大亏损,无力支付利息;
受方受不可抗力等不可预见因素影响,无法支付利息;
投资方同意免除受方利息。
违反法律规定的后果
如果投资方或受方违反上述法律规定,可能承担以下后果:
投资方:无法获得应得利息收入,或者利息收入被侵蚀;
受方:需要支付额外利息,或者信用受到损害。
因此,投资方和受方在进行投资活动时,应严格遵守法律规定,保障自身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