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详情

银行收回已核销的以摊余成本计量的贷款(银行收回已核销的以摊余成本计量的贷款怎么处理)



1、银行收回已核销的以摊余成本计量的贷款

银行收回已核销的以摊余成本计量的贷款

当银行将已核销的贷款以摊余成本计量收回时,需要进行以下会计处理:

1. 贷记“贷款损失准备金”科目,冲减贷款损失准备金余额。

2. 借记“贷款本金”科目,增加贷款本金余额。

3. 贷记“利息收入”科目,确认收回的利息收入。

收回款项的账务处理方式视贷款类型而定。对于无息贷款,贷记“杂项收入”科目;对于有息贷款,贷记“利息收入”科目。

例如,某银行已核销一笔已摊余成本计量的贷款,本金为 100 万元,贷款损失准备金为 20 万元。该贷款后被全部收回,收回时产生的利息收入为 5 万元。

会计分录:

贷记:贷款损失准备金 20 万元

借记:贷款本金 100 万元

贷记:利息收入 5 万元

此会计处理将收回的贷款本金和利息收入确认为银行的收入,同时减少贷款损失准备金余额,反映银行贷款风险的下降。

2、银行收回已核销的以摊余成本计量的贷款怎么处理

当银行收回已核销的以摊余成本计量的贷款时,应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5号——金融工具》的规定进行处理。具体如下:

1. 确认贷款收入:

银行应将收回的贷款本金和利息确认为贷款收入,并冲减已确认的贷款损失准备金。

2. 调整利息支出:

此前已确认的贷款利息支出应相应调整,即冲回已确认的利息费用,并重新计算利息收入。

3. 计提新的贷款损失准备金:

银行应针对收回的贷款重新计提贷款损失准备金,以反映贷款收回后的风险状况。

4. 结转未摊销利差收入:

如果贷款采用摊余成本法计量,则应将收回贷款的未摊销利差收入结转至当期损益。

5. 相关会计分录:

借:贷款收入

贷:贷款本金

借:贷款利息收入

贷:已确认贷款损失准备金

借:已确认贷款损失准备金

贷:贷款利息支出

借:贷款利息支出

贷:未摊销利差收入

借:贷款损失准备金

贷:贷款收入

3、收回已核销的应收账款产生的暂时性差异

已核销的应收账款收回后,将产生暂时性差异。这发生在一家公司之前已核销一笔应收账款,但随后客户支付了这笔账款时。

对于税务目的,已核销的应收账款已作为费用扣除,从而产生了递延税款资产。当应收账款收回时,递延税款资产将变成应纳税收入,但对于财务报表而言,收回金额作为收入确认。

这种差异是暂时性的,因为它将在以后的时期内逆转。当公司缴纳与收回金额相关的税款时,递延税款资产将减少,而应纳税收入将增加。

具体而言,当收回已核销的应收账款时,以下会计分录将发生:

借:应收账款

贷:坏账准备金(或其他应收账款冲销科目)

借:递延税款资产

贷:应纳税收入

通过记录递延税款资产的逆转,确保了财务报表和税务申报单之间的差异在以后的时期内得以消除。保留这种差异对于确保公司根据正确的收入确认原则记录收入和支出至关重要。

4、收回已核销的坏账准备怎么写会计分录

收回已核销的坏账准备

会计分录:

借:应收账款(金额)

贷:坏账准备(金额)

说明:

当一家公司收回应收账款,先前为该账款建立的坏账准备需要冲销。该会计分录将应收账款重新计入资产负债表,并冲销坏账准备金。

示例:

假设一家公司先前已对一笔 1,000 元的应收账款建立了 500 元的坏账准备。后来该公司收回该应收账款。会计分录将如下所示:

借方:应收账款 1,000

贷方:坏账准备 500

该分录将冲销 500 元的坏账准备,并将 1,000 元的应收账款重新计入资产负债表。

注意:

该分录仅适用于已完全收回的坏账。

如果部分收回,则应收账款的增加金额应与收回的坏账金额相同。

应确保冲销的坏账准备金额不超过先前建立的坏账准备金额。

上一篇:有网贷影响借呗吗怎么办(有网贷影响借呗吗怎么办呢)


下一篇:华夏银行太享贷(太享贷华夏银行放款提前结清显示接受异常)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home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