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介帮贷款收取15个点合法吗?
在贷款领域,中介机构作为居于借贷双方之间的桥梁,在提供贷款服务时收取一定费用。15个点的费用是否合法,则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
根据中国《商业银行法》规定,商业银行向借款人收取的贷款利息不得超过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贷款基准利率。中介机构作为非银行金融机构,不属于《商业银行法》监管范畴。
因此,中介机构收取15个点的费用是否合法,取决于该费用是否符合《合同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相关规定。
若中介机构事先已与借款人明确约定收取15个点费用,且该费用符合市场惯例,并未侵害借款人的合法权益,则该行为不违反法律规定。
但需要注意的是,若中介机构利用信息不对称或其他手段,对借款人隐瞒或误导,收取明显高于市场平均水平的费用,或存在其他违反诚信原则或公平竞争的行为,则可能涉嫌违法。
借款人应谨慎选择信誉良好的中介机构,并在签订合同前仔细阅读条款,明确了解需支付的费用标准。如对中介机构的收费存有疑虑,可向有关监管部门进行举报或咨询。
中介帮贷款收取15个点合法吗?
坊间传闻,中介帮人贷款收取15个点的服务费。事实是否如此?
所谓“15个点”指的是贷款金额的15%,即中介从中赚取15%的利润。按照相关法律法规,金融中介机构不得收取超过贷款金额3%的贷款服务费。
因此,中介收取15个点的贷款服务费显然是违法的。
贷款中介机构的业务范围受到严格限制。贷款中介机构只能提供居间服务,不能直接发放贷款。因此,中介收取15个点的服务费不仅违法,而且也违背了其业务范围。
贷款中介收取高额服务费还会给借款人带来极大的经济负担。15个点的服务费,对于一笔几十万元的贷款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这可能会导致借款人无力偿还贷款,最终影响个人征信。
因此,借款人选择贷款时一定要选择正规的金融机构,切勿轻信中介机构的虚假承诺。如果遇到中介收取高额服务费的情况,借款人应当及时向相关监管部门举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贷款中介收取15点的手续费合理吗?
贷款中介为借款人提供贷款申请、审核和放款的协助服务,通常会向借款人收取一定的手续费。15点的手续费在业内较为常见,但其合理性却存在一定争议。
支持收取15点手续费的观点:
专业服务:贷款中介拥有专业知识和经验,可以帮助借款人评估财务状况、选择合适的贷款产品,并优化贷款申请。
节省时间和精力:借款人通过贷款中介申请贷款,可以省去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由中介负责处理繁琐的申请流程。
提高成功率:贷款中介熟悉贷款机构的要求和审批标准,可以帮助借款人提交符合要求、提高贷款审批成功率的申请。
反对收取15点手续费的观点:
手续费过高:15点的手续费相当于贷款金额的1.5%,对于小额贷款来说,手续费可能会占贷款总额的较大比例。
隐性成本:除了15点手续费外,贷款中介还可能收取其他费用,如申请费、评估费等,这会增加借款人的总成本。
贷款机构也可提供专业服务:某些贷款机构也提供免费或低成本的贷款协助服务,借款人可以考虑直接向贷款机构申请贷款。
是否合理取决于具体情况:
15点的手续费是否合理,取决于具体情况,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贷款金额:对于大额贷款,15点手续费的绝对金额可能较高,但相对贷款金额而言比例较低。
借款人财务状况:手续费对财务状况较差的借款人影响更大。
贷款机构要求:某些贷款机构可能会要求中介收取15点的手续费才能受理贷款申请。
15点的手续费合理性存在争议。借款人在选择贷款中介时,应仔细比较手续费、专业资质和服务质量,并权衡是否值得支付高昂的手续费。
中介贷款收费是否违法
近年来越来越多人寻求中介贷款的帮助,但其中一些不良中介公司以高额费用为诱饵,欺骗借款人。那么,中介贷款收取15%的费用是否违法呢?
根据《民间借贷管理条例》,民间借贷利率不得超过年化利率24%。换句话说,任何超过年化利率24%的借贷行为都是违法的。中介贷款收取的费用并不直接属于利息,因此不直接受此规定约束。
中介公司收取过高的费用同样可能涉嫌违法。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经营者不得以欺骗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得竞争优势。如果中介公司隐瞒真实费用或夸大贷款额度,诱导借款人签订贷款合同,则可能涉嫌不正当竞争。
中介公司收取的费用也必须合理。如果费用过高,明显超出市场平均水平,则可能涉嫌敲诈勒索。根据《刑法》,敲诈勒索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被害人使用恐吓、威胁或其他方法,强行索要公私财物的行为。
因此,虽然中介贷款收取15%的费用不一定会直接违法《民间借贷管理条例》,但如果涉及欺骗、不正当竞争或敲诈勒索等违法行为,则可能受到法律制裁。借款人在选择中介贷款时,应选择具有良好信誉的正规公司,并仔细核实相关费用和贷款条款,避免落入违法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