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共同还房贷,房屋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吗?
根据《婚姻法》及相关司法解释,夫妻在婚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属于夫妻共同财产,但有法定例外情形。
对于夫妻共同还贷购买的房屋,一般情况下属于夫妻共同财产。但存在以下例外情形:
房屋产权登记在一方名下,且出资方明确表示赠予或继承,或双方有相反约定。
房贷由一方婚前个人财产支付,且房屋产权登记在该方名下。
房屋由一方婚前个人出资购买,婚后由双方共同还贷,但双方有书面协议约定房屋不属于共同财产。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例外情形需要有充分证据予以证明。
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离婚案件处理财产分割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规定,如果夫妻一方婚前签订购房合同,婚后夫妻共同还贷,房屋应认定为共同财产,但一方婚前支付的首付款部分及其婚后还贷中用来偿还首付款部分的金额应归还一方个人。
因此,夫妻共同还房贷是否属于夫妻共同财产,需具体分析产权登记情况、出资来源、夫妻间约定等因素,不能一概而论。
夫妻共同还贷的房屋产权认定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划分:
婚前一方出资,婚后共同还贷
房屋属于婚前个人财产,产权归出资一方所有。
共同还贷部分视为对出资方的赠与,不改变房屋产权归属。
婚后共同出资购房
无特别约定,房屋产权按出资比例共同所有。
如一方出资较多,可要求按出资比例分割产权。
婚后一方出资,另一方共同还贷
房屋产权归出资一方所有,但另一方对共同还贷部分享有折价补偿权。
折价补偿一般按共同还贷金额占购房总价的比例进行计算。
特别约定
当事人可以在购房时或婚后约定房屋产权归属。
如约定产权归夫妻共同所有,则房屋为夫妻共同财产。
如约定产权归一方单独所有,则房屋为个人财产。
其他注意事项:
共同还贷凭证:保存银行流水或还贷记录,证明双方共同还贷。
房产证姓名:产权证上应体现所有权人姓名。
离婚时产权分割:离婚时,房屋产权按上述原则分割。
夫妻共同还贷房屋的产权认定应基于公平原则,尊重双方出资情况和共同还贷事实。具体分割方式可通过协议协商或诉讼解决。
夫妻共同还房贷所需手续
夫妻共同还房贷时,需要办理以下手续:
1. 申请贷款:夫妻双方共同到银行或贷款机构申请住房贷款。
2. 提供材料:提交夫妻双方的身份证、户口本、结婚证、收入证明、房产证等相关材料。
3. 评估贷款资格:银行或贷款机构根据夫妻双方的收入、负债、还款能力等信息评估贷款资格。
4. 签订借款合同:审核通过后,夫妻双方与银行或贷款机构签订借款合同,确定贷款金额、贷款期限、利率等条款。
5. 抵押登记:夫妻双方到不动产登记中心办理房产抵押登记,将房产作为贷款的抵押物。
6. 开立联名账户:夫妻双方共同开立一个联名还款账户,用于向银行或贷款机构还款。
注意事项:
夫妻双方共同作为贷款的借款人,对还款承担连带责任。
夫妻共同还贷的房产,在产权登记上一般会登记为夫妻共同共有。
贷款期间,夫妻双方均有责任按时还款,否则可能会影响个人征信。
若夫妻双方离婚,则需要对所欠贷款进行协商处理,或根据法院判决确定还款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