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申请书迟延履行利息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申请书迟延履行利息若干问题的规定》,执行申请人在申请执行时,如果债务人未按时履行,申请人可以要求法院对迟延履行部分自申请执行之日起按同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计算迟延履行利息。
计算方式
迟延履行利息的计算公式为:
迟延履行利息 = 迟延履行金额 × 迟延天数 × 迟延履行利息利率
申请条件
申请执行申请书迟延履行利息需满足以下条件:
债务人已届履行期仍未履行全部或部分债务。
申请人已向法院提出执行申请。
债权凭证或者其他证明借贷关系成立的文本载明了借款利息或者予以约定的。
实际利率高于同期LPR的,以实际利率计算。
申请程序
申请执行申请书迟延履行利息的程序如下:
申请人向执行法院提出申请。
执行法院审查申请是否符合条件。
执行法院依法作出裁定。
执行法院裁定后
执行法院裁定核准迟延履行利息后,债务人应按照裁定支付。如果债务人仍不履行,申请人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迟延履行利息的及时计算和申请有利于保护申请人的合法权益,维护司法权威,督促债务人及时履行义务。
迟延履行利息,是指债务人逾期履行债务时,应向债权人支付的利息。其目的是弥补债权人因债务人未及时履行债务而遭受的损失。
一般情况下,迟延履行利息的数额和计算方法由合同或法律规定。如果判决书中未明确载明迟延履行利息,则不能强制执行。
这是因为判决书是法院对案件争议的最终裁判,其内容必须明确具体,不能含糊不清。如果判决书中没有明确迟延履行利息,则意味着法院尚未对此作出裁判,债权人无法据此申请执行。
但是,债权人可以另行提起诉讼,要求法院判决迟延履行利息。此时,法院会根据合同或法律规定,结合实际情况,确定迟延履行利息的数额和计算方法。债权人凭据生效的判决书即可申请强制执行。
因此,如果判决书中没有写明迟延履行利息,债权人不能直接据此执行。需要另行提起诉讼,获得法院的裁判后再申请执行。
执行的利息和迟延履行金的计算方式
执行的利息
执行的利息是指债务人不按合同或法律规定的期限履行债务时,债权人因迟延履行而遭受损失,有权要求债务人支付的利息。其计算方式为:
利息 = 本金 利率 迟延天数(或期)
其中:
本金:债务人的未履行债务金额
利率:利息计算标准,一般按照合同约定或法律规定
迟延天数:从债务到期日到履行完毕之日的实际天数
迟延履行金
迟延履行金是指债权人为促使债务人履行义务而与债务人协商约定的,在债务人怠于履行时,按迟延时间按日、月或年向债权人支付的违约金。
迟延履行金的计算方式一般由合同约定,没有约定的,按照下列规则计算:
迟延履行金按迟延履行期间适用合同约定的支付利率计算
迟延履行金的最高额不得超过未履行部分债务总额
注意:
执行的利息和迟延履行金的计算起点一般从债务到期日起算,但合同或法律有特殊规定的除外。
迟延履行金的支付不免除债务人履行债务的责任。
在计算执行的利息和迟延履行金时,应遵循公平合理的原则,避免对当事人造成不当负担。
请求执行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
当债务人未按时履行债务时,债权人有权请求债务人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债务利息的计算从债务到期之日起计算至实际履行完毕之日止。
请求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需要具备几个要件:
1. 债务存在迟延履行的情况;
2. 债务人存在过错,导致迟延履行;
3. 债权人已要求债务人履行债务,但债务人未履行。
如果满足上述要件,债权人可以请求法院判令债务人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法院在判决时,会参照中央银行公布的同期同类贷款基准利率或者其他市场利率来计算利息。
债务利息的支付可以作为债权人的一种补偿,弥补因迟延履行而遭受的损失。它还可以起到督促债务人及时履行债务的作用。
在实践中,债务利息的请求往往与其他请求一同提出,如请求履行债务本体、赔偿损失等。债权人请求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应当及时向法院提出,以确保自己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