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专项再贷款是人民银行实施的一项货币政策工具,旨在支持科技创新企业发展。该政策于2020年出台,为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提供低成本资金,用于发放科技创新贷款。
“科技创新专项再贷款”的贷款对象为科技创新企业,主要投向关键核心技术、产业化水平高的关键技术、关键产品及关键服务、突破现有技术瓶颈等领域。贷款利率按照人民银行设定利率执行,目前为1.65%至2.75%,低于市场平均贷款利率,可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该政策对于推动科技创新具有以下作用:
降低融资成本:为科技创新企业提供低成本资金,减轻企业财务负担,提高科技投入积极性。
导向创新方向:明确贷款投向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促进科技突破。
提高资金效率:专项再贷款直接流向科技创新企业,避免资金分散,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稳定经济增长:科技创新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该政策通过支持科技创新,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稳定经济发展。
“科技创新专项再贷款”政策实施以来,取得了积极成果。截至2023年上半年,已为金融机构提供了数百亿元资金,支持了数千家科技创新企业,有效促进了科技创新发展,提升了我国科技竞争力。
科技创新专项再贷款
科技创新专项再贷款是中国人民银行于2021年推出的特殊货币政策工具,旨在支持实体经济中的科技创新领域发展。
该政策向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提供低成本资金,由金融机构再贷款给科技创新重点领域企业,支持其研发、科技改造和产业化等活动。
政策要点:
再贷款主体:中国人民银行向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等)发放再贷款。
再贷款规模:总规模为3000亿元人民币。
再贷款期限:不超过3年。
再贷款利率:人民银行公布的同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减100个基点(1个百分点)。
支持范围:主要用于科技创新重点领域企业,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等。
申请条件:企业具有良好的信用记录和还款能力,符合科技创新重点领域支持条件,并获得相关部门认定。
政策意义:
科技创新专项再贷款有利于:
降低科技创新企业融资成本,缓解其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创新的信贷支持,促进科技创新产业发展。
增强我国科技创新能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该政策只是货币政策工具之一,需要与其他政策措施相配合,才能有效促进科技创新发展。
科技创新专项再贷款是人民银行为支持科技创新企业发展而设立的一项再贷款政策,旨在为科技创新企业提供低成本资金支持,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
科技创新专项再贷款管理要求
1. 申贷主体:位于国家和我省重点支持的科技园区内,从事科技创新活动的企业。
2. 申贷用途:用于科技创新产品、技术、服务研发;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创新设施采购;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等。
3. 额度确定:根据企业科技创新实力、财务状况、信用状况、发展潜力等因素综合确定。
4. 期限:最长不超过 3 年。
5. 利率:参照人民银行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下浮一定比例确定。
6. 申报程序:地方政府有关部门统一组织申报,由科技管理部门进行审核并报送省级科技管理部门。
7. 资金管理:专项再贷款资金实行封闭运行管理,不得挪作他用。
8. 贷后管理:科技管理部门和商业银行共同对科技创新专项再贷款进行贷后监督管理。企业需按规定定期向科技管理部门和商业银行报送科技创新项目进展情况、财务状况等信息。
9. 风险管控:商业银行对科技创新专项再贷款实行风险分类,按照信贷风险等级加强风险管理。
10. 退出机制:科技创新企业在贷款到期前或项目研发完成后,应及时向商业银行提出退出申请。
科技创新专项再贷款企业名单旨在支持科技创新企业发展,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根据人民银行公告,符合条件的企业可申请专项再贷款资金,支持其研发创新、设备采购和技术改造等活动。
截至2023年6月30日,科技创新专项再贷款已支持名单内500余家企业,覆盖信息技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多个领域。这些企业包括: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紫光股份有限公司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沃森生物医药集团有限公司
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
支持这些企业有利于培育科技创新主体,推动科技产业发展,增强我国经济的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科技创新专项再贷款是国家支持科技创新的重要政策措施,为科技创新企业提供了资金支持,促进了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