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租赁准则要求对租赁合同进行重新分类,将资本租赁和融资租赁归类为负债,并将其租金支出分解为利息支出和折旧费用。这会产生利息支出,原因如下:
租赁合同本质上是借款:根据新准则,资本租赁和融资租赁本质上被视为借款。租赁人获得了使用资产的权利,而租赁方获得了未来现金流的权利。
利息是借款成本:在借款合同中,借款人向贷方支付利息,以补偿贷方提供资金的机会成本。同样,在租赁合同中,租金支出中包含了利息部分,以补偿租赁方提供资产使用权的机会成本。
折旧费用反映资产贬值:利息支出之外,租金支出还包括折旧费用。折旧费用反映了资产在租赁期内的贬值。
因此,新租赁准则将租赁合同归类为负债并分解其租金支出,这会产生利息支出。这种利息支出反映了租赁合同的借款性质,并有助于企业在财务报表中更准确地反映其租赁义务。
新租赁准则设置利息支出账户的原因:
根据新租赁准则,租赁标的需资产化,且资产负债表中会产生租赁负债和租赁资产。资产价值高于负债价值的部分被认为是预付租金,而资产价值低于负债价值的部分则为预提租金。
对于资金租赁,资产负债表中反映的租赁资产价值为租赁负债的现值,而预付租金则计入利息支出账户。这是因为资金租赁实质上是一种融资,租赁人在租赁期间向租赁方支付的租金中,一部分是租赁标的的使用费,另一部分则相当于向租赁方借款所产生的利息费用。
具体而言,利息支出账户用于记录以下与资金租赁相关的费用:
资产负债表中租赁负债与租赁资产价值之间的差额
租赁期限内,对租赁负债利息部分的摊销
通过设置利息支出账户,可以清晰地反映资金租赁的融资性质,将租赁费用中的利息部分从其他费用中分离出来,以便于利益相关者分析和理解企业财务状况。
根据新租赁准则,设定利息支出是为了反映租赁负债的融资成本。
新租赁准则将所有租赁(融资租赁和经营租赁)都放在资产负债表里,记录租赁负债和租赁资产。
租赁负债本质上是租赁期间需要支付给出租方的款项的现值。由于这些款项在未来支付,需要进行贴现以计算现值。而贴现率就是该租赁的融资利率。
因此,通过计算租赁负债的贴现,可以确定租赁的利息支出。这笔利息支出将计入损益表,反映租赁的融资成本,从而使财务报表使用者能够更真实地了解租赁对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的影响。
而且,设置利息支出也有助于实现租赁会计与其他融资交易会计的一致性。例如,当企业借款时,利息支出作为融资成本被计入损益表。同样地,对于租赁交易来说,利息支出也反映了租赁资产的融资成本,因此将其计入损益表也是合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