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中介经营范围
贷款中介机构是指依法经有关部门批准设立,从事贷款信息咨询、风险评估、贷前调查、贷款申请代理、贷款审批咨询、贷款贷后管理等业务活动的专业机构。其经营范围主要包括:
一、贷款信息咨询服务
提供贷款政策、利率、还款方式等相关信息咨询。
帮助客户了解和评估自身贷款需求。
查询征信报告,出具征信分析报告。
二、贷款申请代理服务
协助客户收集和整理贷款申请材料。
根据客户需求,推荐合适的贷款产品和贷款机构。
代理客户向贷款机构提交贷款申请。
三、贷前调查服务
协助贷款机构对贷款申请人的贷款资格进行审核和调查。
评估贷款申请人的信用状况、财务状况和还款能力。
出具贷前调查报告,为贷款机构决策提供依据。
四、贷款审批咨询服务
提供贷款审批流程和注意事项咨询。
协助贷款申请人与贷款机构沟通,了解贷款审批进度。
代理客户交纳贷款手续费和担保费用。
五、贷款贷后管理服务
帮助贷款申请人办理贷款放款手续。
提供贷款还款提醒和还款代理服务。
代理客户与贷款机构沟通,协调解决贷款相关问题。
六、其他相关业务
贷款担保代理。
贷款转抵押代理。
贷款代偿。
贷款结清服务。
贷款咨询培训。
贷款中介经营范围未注明金融服务是否属于超范围经营,需要根据具体的法律规定和相关司法解释进行判断。
《商业银行法》第三条规定,商业银行经营范围包括办理贷款业务。因此,贷款业务属于金融服务范畴。
根据《关于金融控股公司有关问题的通知》(银监发[2008]4号),金融控股公司的子公司及其控股的金融机构从事金融业务,应当依法取得相应的金融业务许可证或备案。
如果贷款中介未取得金融业务许可证或备案,则其从事贷款业务的行为可能构成超范围经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15〕18号)第九条规定,民间借贷合同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贷款中介作为民间借贷的撮合方,如果其撮合的借贷合同中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贷款中介的相应行为也可能被认定为超范围经营。
还需要考虑贷款中介的具体经营模式和行为。如果贷款中介仅提供信息服务、撮合贷款,并不实际发放贷款,则其可能不属于超范围经营。
贷款中介经营范围未注明金融服务是否属于超范围经营,需要综合考虑法律规定、司法解释和贷款中介的具体经营模式和行为。建议贷款中介在从事贷款业务前,及时向监管部门咨询,明确自身经营范围和是否需要取得相应的金融业务许可证或备案。
贷款中介经营范围不含金融服务
根据相关规定,贷款中介属于中介服务行业,其经营范围不应包含金融服务。金融服务是指提供货币流通、信贷、结算、金融咨询等金融活动。
贷款中介的主要职责是为有贷款需求的客户提供信息咨询、居间撮合等服务。其业务范围包括:向客户提供贷款信息、协助客户选择合适的贷款产品、帮助客户准备贷款申请材料、协助客户与放贷机构沟通、贷后跟踪服务等。
贷款中介不得从事金融服务,如吸收存款、放贷、发放信用卡等活动。如果贷款中介超出其经营范围从事金融服务,将被视为非法金融活动,面临法律处罚。
因此,在选择贷款中介时,客户应注意其经营范围是否包含金融服务。选择具有合法资质、信誉良好的贷款中介机构,可有效规避风险,保障自身合法权益。同时,客户也应了解自己的贷款需求,根据自身的财务状况和信用情况选择合适的贷款产品,避免盲目借贷。
贷款中介签了合同没下款,这是一种违约行为。
借款人与贷款中介签订贷款合同后,贷款中介负有促成贷款发放的义务。如果贷款中介未能履行该义务,导致借款人无法获得贷款,则构成违约。
借款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维权:
催告贷款中介履行合同:要求贷款中介在合理期限内提交贷款申请材料,并促成贷款发放。
协商解除合同:如果贷款中介无法履行合同,借款人可以协商解除合同,并要求贷款中介赔偿损失。
提起诉讼:如果协商解除合同未果,借款人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贷款中介承担违约责任。
在选择贷款中介时,借款人应注意以下事项:
选择正规的贷款中介:选择持有相关营业执照和资质的贷款中介。
查看贷款中介的资质:了解贷款中介的合作银行、办理贷款的成功率等。
仔细阅读合同:在签订合同前,仔细阅读合同条款,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
保存证据:保留与贷款中介的聊天记录、合同等证据,以便后续维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