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逾期不付款怎么办
合同逾期不付款,是合同执行中的常见问题,给债权人带来损失和困扰。当遇到合同逾期不付款的情况时,债权人可采取以下措施:
1. 发送催款函
及时向债务人发送催款函,明确款项逾期的事实、金额和逾期时间,要求债务人在指定期限内支付。
2. 协商沟通
与债务人进行沟通,了解逾期原因并协商解决办法。可考虑延长付款期限、分期付款或采用其他方式解决。
3. 证据收集
收集合同、发票、催款函等证据,以证明债务人逾期不付款的事实。
4. 申请仲裁或诉讼
若协商不成,可向仲裁机构或法院申请仲裁或诉讼。仲裁和诉讼均需依据合同条款和相关法律进行,债权人需做好证据准备和法律论证。
5. 申请财产保全
在仲裁或诉讼过程中,可向法院申请财产保全,防止债务人转移资产。
预防合同逾期不付款
为了避免合同逾期不付款,债权人应在合同签订前对债务人进行资质审查,并采取以下措施:
明确付款条款,包括付款方式、付款时间和逾期违约金;
要求债务人提供担保;
定期跟进款项收取情况;
及时发现逾期迹象并采取措施。
遇到合同逾期不付款时,债权人应保持冷静,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合理措施,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合同逾期付款每天违约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114条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
对于逾期付款的违约金,法律并没有规定具体金额。当事人可以自行协商约定,但不能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四倍。
一般情况下,违约金的计算方式是按照每天一定比例的逾期金额进行计算。常见的比例包括:
年利率的万分之二:相当于每天逾期金额的万分之零点五四。
年利率的万分之三:相当于每天逾期金额的万分之零点八一。
年利率的万分之五:相当于每天逾期金额的万分之一点三百九。
例如,如果逾期金额为100万元,约定违约金为年利率的万分之二,那么每天的违约金为1000元(100万元×万分之二×360÷365)。
需要注意的是,违约金的数额不能过高,否则可能被法院认定为无效。同时,如果当事人没有约定违约金,或者约定的违约金过低,则可以根据实际损失要求赔偿。
关于违约付款条款的约定
在合同中,为了保障合同的顺利履行,对于违反合同规定的行为,应当约定相应的违约责任。其中,针对逾期付款的情形,通常会设定如下约定:
逾期付款违约金
一方当事人逾期履行付款义务的,应向另一方支付逾期付款违约金。违约金的计算方式为:逾期付款总额乘以合同约定的年利率,再乘以逾期天数。
催告
逾期付款违约金的产生以另一方当事人的催告为前提。当事人应当以书面形式对违约方进行催告,并明确逾期付款的事实、金额以及应支付违约金的数额。催告应当通过双方约定的方式送达,如挂号信、电子邮箱或律师函。
滞纳利息
对于逾期付款,还可约定按日支付滞纳利息。滞纳利息的计算方式为:逾期付款总额乘以合同约定的年利率,再乘以逾期天数除以 365 天。滞纳利息的支付不免除违约责任。
其他违约责任
除了逾期付款违约金和滞纳利息外,还可以约定其他违约责任,如解除合同、停止供货、追究刑事责任等。具体违约责任的约定应当根据合同的具体内容和当事人的实际情况进行协商确定。
通过明确违约付款条款的约定,可以保障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催促违约方及时履行付款义务,维护合同的严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