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量首套房贷利率是什么意思?
存量首套房贷利率是指已发放的、尚未结清的,首次购买住房并按照首套房政策申请的贷款利率。它本质上是借款人借款时约定的贷款利率,与房贷市场利率密切相关。
存量首套房贷利率如何计算?
一般情况下,存量首套房贷利率按固定利率或浮动利率执行。
固定利率:从借款日开始,利率在贷款期限内保持不变。
浮动利率:利率会根据市场利率浮动,通常与贷款基准利率(如LPR)挂钩,即在贷款基准利率的基础上加点执行。
若存量首套房贷利率为浮动利率,则其计算公式如下:
存量首套房贷利率 = 贷款基准利率 + 浮动点数
浮动点数是由银行根据借款人的资信情况、抵押物价值等因素确定的。
举个例子:
假设贷款基准利率为4.35%,借款人申请的存量首套房贷额度为100万元,浮动点数为0.25%,则其存量首套房贷利率为:
存量首套房贷利率 = 4.35% + 0.25% = 4.6%
需要特别注意,存量首套房贷利率一旦确定,在贷款期限内基本不会调整。除非借款人与银行重新协商利率,否则浮动利率也会保持不变。
官方出台新规:审慎降低存量首套房贷利率
为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近日,官方正式发布新规,对存量首套房贷利率作出调整。新规明确,对于2023年1月1日前取得的房贷,符合特定条件的,可按规定申请贷款利率调整,以减轻购房者的负担。
具体条件如下:
贷款用于购买一套住房,且为首套房
贷款已发放超过一年,且尚未结清
截至2023年1月1日,贷款合同约定的利率高于报送的5年期以上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
符合以上条件的借款人,可申请将贷款利率调整为不高于最新公布的5年期以上LPR。对于已结清的存量首套房贷,新规也提供了利率调整的申请途径。
此举旨在进一步降低购房者的贷款成本,提振市场信心。通过降低存量首套房贷利率,可以有效减轻购房者的利息负担,促进房地产市场的良性循环。同时,这也体现了官方稳妥施策、支持刚需住房的决心。
业内人士表示,新规的发布将对房地产市场产生积极影响。一方面,降低存量首套房贷利率可以提升购房者的还款能力,释放更多购房需求。另一方面,这也将有助于稳定房地产市场,促进行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