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刑期间逾期未归,的后果是:
1. 追究刑事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四条,在服刑期间擅自离开监管场所,不按期归案,会被以脱逃罪追究刑事责任,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2. 加重刑期:
如果服刑人员逾期未归的时间较长或情节恶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第七十一条,监狱可以依法加重其刑期。
3. 影响减刑、假释:
服刑期间逾期未归,会严重影响减刑、假释的申请,甚至导致减刑、假释被驳回。
4. 影响社会信用:
服刑期间逾期未归,会成为个人信用记录上的污点,对以后的就业、生活造成不良影响。
5. 危害社会安全:
服刑人员逾期未归,不仅会增加社会治安风险,还可能给受害者家庭造成二次伤害。
因此,在服刑期间,服刑人员应严格遵守监狱管理规定,不得擅自离开监管场所。一旦逾期未归,将面临严重的法律后果和社会影响。
服刑期间信用卡逾期利息能否减免,是一个复杂且有争议的问题。关于此问题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司法实践中也存在不同的意见。
一种观点认为,服刑人员在服刑期间属于特殊情形,其行为能力受限,因此应减免逾期利息。这种观点认为服刑人员失去了偿还能力,且因服刑无法采取有效措施保护自己的财产权利。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服刑人员逾期还款属于违约行为,应承担违约责任。这种观点认为,服刑人员并非完全丧失行为能力,且其违约行为与服刑无关,不应减免逾期利息。
法院在审理涉及服刑人员信用卡逾期利息减免的案件时,通常会综合考虑以下因素:
服刑人员的经济状况
服刑人员违约的严重程度
服刑人员是否有积极还款意愿
相关法律规定
在实践中,法院一般会对服刑人员的经济状况进行评估,并根据具体情况酌情减免逾期利息。例如,如果服刑人员服刑期间没有任何收入,法院可能会酌情减免部分逾期利息。
值得注意的是,服刑人员应主动提出减免逾期利息的请求,并提供相关证据。如果服刑人员不主动提出请求,法院一般不会主动减免逾期利息。
服刑期间逾期记录一般情况下是无法取消的。
在服刑期间,服刑人员如果违反相关规定,会产生逾期记录。这些记录会记入服刑人员的档案中,作为其行为表现的考量。
根据我国相关规定,服刑人员在服刑期间的逾期记录会影响其减刑、假释、保外就医等申请。一般情况下,逾期记录较多的服刑人员在申请这些减刑措施时会受到不利影响。
因此,服刑人员在服刑期间应当遵守纪律规定,避免产生逾期记录。如果已经产生逾期记录,可以通过积极表现、主动检讨等方式争取减轻其对申请减刑措施的影响。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特别重大的违纪行为或者累犯等情况,服刑人员的逾期记录可能无法取消,需要按照相关规定处理。在此类情况下,服刑人员应当积极配合监管部门的调查处理,争取从轻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