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详情

2020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的规定(2020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的规定解读)



1、2020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的规定

2020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纠纷案件的规定,于2020年9月1日起正式实施。新规明确了民间借贷合同的生效条件、无效情形、利率保护、诉讼时效等方面的规定。

新规规定,民间借贷合同自成立之日起生效,但出借人向借款人交付借款时,借款合同才生效。无效的民间借贷合同自始无效,但无效的合同部分可以被认定为有效。

新规对民间借贷利率做出了明确的保护规定。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不得超过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的四倍,超出部分的利息不受法律保护。

新规还对民间借贷的诉讼时效做出了新的规定。自诉讼时效届满之日起,权利人向人民法院主张权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诉讼时效期间从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开始计算。

2020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的规定,进一步完善了民间借贷法律制度,加强了对民间借贷当事人的保护,为规范民间借贷市场、维护社会经济秩序提供了有力保障。

2、2020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的规定解读

2020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的规定解读

2020年8月20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规定》对民间借贷案件的认定、利率保护、担保效力、诉讼时效等问题作出了明确规定,旨在维护民间借贷的合法权益,规范民间借贷行为。

一、民间借贷案件认定

《规定》明确了民间借贷案件的认定标准:

1. 借贷双方应具有民事行为能力;

2. 借贷行为符合法律规定;

3. 借贷行为不存在违反公序良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情形。

二、利率保护

《规定》重申了民间借贷利率保护规则:

1. 借贷利率不得超过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的四倍;

2. 超过四倍的部分无效;

3. 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超过四倍的利率支付利息的,法院不予支持。

三、担保效力

《规定》对民间借贷中的担保效力作出了规定:

1. 抵押物或质押物的价值明显低于债务金额的,担保无效;

2. 保证人不具备担保能力或担保行为不符合法律规定的,保证无效。

四、诉讼时效

《规定》规定了民间借贷的诉讼时效:

1. 出借人请求返还借款的诉讼时效为三年;

2. 借款人请求出借人返还利息的诉讼时效为一年。

《规定》的出台,为民间借贷案件的审理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有助于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促进民间借贷市场的健康发展。

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

最高人民法院印发《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自2023年6月1日起施行。《规定》共38条,明确了民间借贷案件审理中的若干法律适用问题。

《规定》明确,民间借贷以合同为基础。对以借款合同为基础的民间借贷纠纷,适用合同法以及民法典有关合同编的规定。对没有合同或者合同不完整的民间借贷纠纷,适用合同法和民法典有关合同编及民法典其他关于债权债务的规定。

《规定》对自然人之间借贷利率保护上限进行了明确。借款合同对利率有约定的,按照约定执行。借款合同对利率未作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视为没有约定利率。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六条规定,“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合同约定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高于合同约定利率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规定》还对民间借贷合同无效的情形进行了规定。民间借贷合同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公序良俗,借款人主张合同无效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规定》还明确了民间借贷合同担保的效力、诉讼时效等问题,为民间借贷纠纷的审理提供了明确的法律指引。

4、2020最高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的意见

2020年8月24日,最高人民法院出台了《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对民间借贷纠纷的司法处理提出了新的指导意见。

认定民间借贷成立的条件:

当事人之间具有合法有效的借贷合意;

出借人向借款人实际交付借款;

借款人应出具借条或其他书面凭证。

贷款利息的认定:

法律没有规定利息的,借贷双方可以自由约定。

超过同期银行贷款利率四倍的利息,可以认定为高利贷,不受法律保护。

保护借款人的权利:

当事人对借贷性质有争议的,人民法院应当根据借贷实际情况认定。

借款人提交证据证明存在重大误解、显失公平或欺诈、胁迫等情形,法院可以调整或撤销借据。

保护出借人的合法权益:

借款人恶意借贷、故意拖欠贷款或以其他欺诈手段逃避债务的,出借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出借人提供的证据能够证明借贷关系真实存在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借贷关系成立。

《意见》的出台对于规范民间借贷行为,保护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明确了民间借贷的认定条件,规范了贷款利息的标准,同时保障了借款人的救济途径,维护了出借人的合法权益。

上一篇:10万元借一年利息多少(10万元借一年利息多少合法)


下一篇:车子的利息怎么算(车子的利息怎么算的计算方法)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home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