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详情

逾期不发货的违约责任(逾期未发货 赔偿标准2020年)



1、逾期不发货的违约责任

逾期不发货的违约责任

在买卖合同中,卖方有及时交货的义务。若卖方逾期不发货,即构成违约,需要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违约责任的形式

继续履行:买方有权要求卖方继续履行合同,即按时交货。

解除合同:若卖方在催告期内仍未发货,买方有权解除合同。

赔偿损失:若卖方的逾期发货给买方造成损失,买方有权要求卖方赔偿,包括合同损失、预期损失及其他合理费用。

违约责任的认定

逾期时间:逾期时间从合同约定的交货期开始计算。

不可抗力:若逾期发货是由不可抗力因素造成的,卖方不承担违约责任。

卖方过错:若逾期发货是卖方主观过错造成的,卖方应承担全部违约责任。

催告义务:在卖方逾期不发货时,买方应及时发出催告函,否则可能会影响其主张违约责任的权利。

司法实践中

若卖方逾期不发货时间较短,造成买方损失不大的,法院一般会要求卖方继续履行合同。

若卖方逾期不发货时间较长,造成买方损失较大的,法院一般会判决解除合同并判决卖方赔偿损失。

值得注意的是,逾期不发货的违约责任可以通过合同约定进行调整。例如,合同中可以约定违约金或其他惩罚性赔偿条款,以加强卖方的履约积极性。

2、逾期未发货 赔偿标准2020年

逾期未发货 赔偿标准2020年

根据《电子商务法》和相关规定,网购商品因商家逾期发货造成的消费者损失,消费者有权要求商家承担违约责任,并按照以下标准获得赔偿:

一、延迟发货赔偿

延迟一天以内:不予赔偿

延迟第二天至第七天(含):消费者可要求商家按照该商品实际成交价格的千分之一至千分之三支付赔偿金,最低赔偿10元,最高赔偿500元

延迟第八天至第十四天(含):消费者可要求商家按照该商品实际成交价格的千分之二至千分之十支付赔偿金,最高赔偿1000元

延迟第十五天及以上:消费者可要求商家按照商品实际成交价格的千分之三至千分之二十支付赔偿金,最高赔偿2000元

二、其他赔偿

除了延迟发货赔偿外,消费者还可以要求商家赔偿因逾期发货造成的其他损失,例如:

迟延收货造成的信用损失

影响消费者正常生活或工作的损失

其他合理必要的费用

三、特别规定

鲜活易腐商品不适用上述赔偿标准

消费者明知商家无法按时发货仍下单购买的,不适用上述赔偿标准

商家有证据证明逾期发货非其过错,不承担赔偿责任

四、提示

消费者在网购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选择信誉良好的商家

仔细查看商品详情页,了解发货时间

询问商家预计发货时间,并督促其发货

及时联系商家了解发货情况,避免产生不必要的损失

3、逾期发货的违约责任 法律依据

逾期发货的违约责任

一、法律依据

《合同法》第107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合同法》第113条规定:“当事人一方未按合同约定履行义务,另一方可以请求其承担违约责任,也可以解除合同。”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28条规定:“因一方当事人的迟延履行而导致合同目的不能实现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二、违约责任

逾期发货属于卖方违反合同约定,不按时交货的行为。买方有权根据合同约定和法律规定追究卖方的违约责任,主要包括:

继续履行:要求卖方立即交货并承担逾期交货的违约金。

采取补救措施:自行采购货物并向卖方追偿补救费用。

赔偿损失:卖方逾期发货造成买方损失的,卖方应承担赔偿责任。

三、解除合同

在严重情况下,买方可以解除合同。解除合同的要件如下:

卖方明显不能或不履行合同义务;

卖方逾期交货,超过约定的交货期限且买方不认可卖方的任何补救措施;

合同解除后,卖方无须履行交货义务,但仍需承担违约责任,包括赔偿损失等。

需要注意的是,买方主张解除合同时,应及时向卖方发出书面通知,并提供明确的理由和证据。

4、逾期不发货的违约责任有哪些

逾期不发货的违约责任

在商品买卖合同中,卖方逾期不发货属于违约行为,买方可以根据《合同法》及其他相关法律规定追究卖方的违约责任。

1. 继续履行

买方可以要求卖方继续履行发货义务,并赔偿因逾期不发货而造成的损失,如储存费用、运输费用、工期延误等。

2. 赔偿损失

如果卖方无法继续履行合同,买方有权要求其赔偿因违约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利益损失、预期利益损失、实际损失等。

3. 解除合同

对于重大的逾期不发货行为,买方可以行使解除合同的权利,并要求卖方返还已付货款及利息。

4. 违约金

如果合同约定有违约金条款,买方可以按约定的违约金数额向卖方索赔。

5. 强制执行

对于拒不履行义务的卖方,买方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要求执行机关协助实现合同目的。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逾期不发货的违约责任,具体适用哪种或几种救济方式,取决于违约行为的严重程度、合同约定及相关法律规定。买方应理性维权,妥善处理违约纠纷,以保障自身合法权益。

上一篇:这么看花呗上征信(怎么看花呗上征信有什么影响)


下一篇:贷款利率等政策将优化(我想借20万把所有网贷还清)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home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