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由于新冠疫情的影响,企业经营面临巨大压力。为支持企业发展,深圳市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其中一项重要的举措是加大经营贷的投放力度。
经营贷是指银行向企业发放的用于生产经营周转的贷款,具有额度高、利率低、期限长等特点。2020年,深圳市政府要求各银行增加经营贷投放,并降低贷款利率。截至2020年末,深圳市新增经营贷投放超过万亿元,为企业提供了充足的流动性支持。
经营贷的投放不仅帮助企业渡过了难关,也为深圳经济发展提供了动力。2020年,深圳市GDP实现同比增长3.3%,位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列。其中,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等新兴产业成为深圳经济新的增长点。
2021年,深圳市继续加大经营贷投放力度,并进一步拓宽经营贷的适用范围。预计今年全年深圳市新增经营贷投放将超过万亿元,为企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经营贷的政策支持,有效缓解了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提振了企业信心,促进了深圳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
深圳经营贷炒房的逻辑
深圳经营贷炒房,是指通过申请经营贷,利用较低的利息和较长的贷款期限来购置房产,进而达到炒房获利的目的。
炒房者采用这种方式,主要基于以下逻辑:
资金成本低:经营贷的利率普遍低于同期限的个人住房贷款,且贷款期限更长,可以有效降低融资成本。
资金用途灵活:经营贷的资金用途较为宽泛,可以用于支付房款、装修、购买设备等与经营活动相关的开支。这为炒房者提供了便利,使其可以将资金挪用至炒房产。
贷款额度高:经营贷的贷款额度通常高于个人住房贷款,为炒房者提供了更高的杠杆资金。
政策空子:过去,深圳对经营贷炒房监管较松,执法环节出现漏洞,使得一些炒房者得以钻空子。
这种炒房方式存在较大的风险:
资金违规使用:将经营贷资金用于炒房,违反了贷款用途限制,一旦被发现,将面临处罚,甚至刑事追究。
违规套利:炒房者通过经营贷套取利差,扰乱金融市场秩序,损害金融机构的利益。
金融风险:过多经营贷流入房地产市场,会导致房地产泡沫和金融风险增大。
目前,深圳已对经营贷炒房采取严厉监管措施,加强执法力度,打击违规行为。炒房者应当认清形势,规避风险,理性投资。
深圳经营贷楼市
深圳经营贷违规流入楼市已不是新鲜事,但近期监管趋严后,依然有部分不法分子铤而走险。近日,深圳市住建局发布通报,对3家房地产中介机构和3名房地产经纪人进行处罚,处罚原因均为违规帮助购房人使用经营贷购房。
据了解,这3家房地产中介机构为深圳市德佑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南山分公司、深圳市中原地产代理有限公司南山分公司和深圳市贝壳找房科技有限公司南山分公司。3名房地产经纪人则均为上述中介机构的员工。
通报指出,这些中介机构和经纪人在明知购房人使用经营贷购房的情况下,仍为其提供居间服务,帮助其办理贷款手续,甚至出具虚假证明材料,骗取银行贷款。
深圳市住建局表示,这些行为严重违反了《深圳市房地产中介服务管理办法》的规定,扰乱了深圳房地产市场的秩序,损害了购房人的合法权益。因此,对上述机构和个人分别处以停业整顿3个月、吊销营业执照和罚款等处罚。
近年来,深圳经营贷违规流入楼市现象较为普遍,主要原因是经营贷利率远低于房贷利率,且贷款审批速度较快。一些不法分子和购房人利用这一漏洞,通过虚构经营资质、伪造流水等手段,骗取银行贷款购房。
监管部门对此高度重视,近期已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进行整治。今年2月,深圳市住建局联合深圳银保监局等部门出台《关于持续开展经营贷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要求银行和中介机构严查违规资金流入楼市。
深圳银保监局也多次发文,要求银行严格把关经营贷审批,加强贷款用途监控,严禁经营贷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
随着监管趋严,经营贷违规流入楼市的路子越走越窄。但仍有一些不法分子和购房人铤而走险,最终受到法律的制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