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详情

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征信权益保障工作的指导意见(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征信权益)



1、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征信权益保障工作的指导意见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为保障个人征信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现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不得歧视疫情影响人群。征信机构不得因疫情导致收入减少、失业、征信记录受损等因素而歧视疫情影响人群。

二、合理解释异常记录。受疫情影响导致逾期还款等异常记录,征信机构应在征信报告中客观公正地反映,并提供合理解释。

三、加强用户提示告知。征信机构应通过各种渠道向公众提示疫情对征信的影响,告知疫情影响人群的相关权益保障措施。

四、建立核查复议机制。疫情影响人群对征信记录有异议的,征信机构应建立便捷的核查复议机制,及时处理相关申请。

五、开展信用修复引导。征信机构应积极引导疫情影响人群进行信用修复,制定针对性措施帮助其恢复信用。

六、加强行业自律监管。行业协会和监管部门应加强对征信机构的监督管理,确保其严格执行征信权益保障相关规定。

七、强化信用意识宣传。各级政府、行业协会、媒体应联合开展信用意识宣传教育,引导公众树立正确的信用观念,共同维护良好的征信环境。

八、配合政府部门工作。征信机构应积极配合政府部门开展疫情防控工作,提供必要的征信数据和服务,为疫情防控提供支持。

2、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征信权益

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印发《关于切实保障疫情防控期间征信权益的通知》,要求各地银行机构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疫情防控的决策部署,切实保障疫情防控期间征信权益。

通知明确,对因受疫情影响,缺乏还款能力或履约能力的个人和企业,不盲目采取严厉催收措施,暂停记录逾期等不良信息。对因疫情原因造成的逾期,可以不计入征信逾期次数,不作为逾期记录报送征信机构。

对疫情防控期间金融机构与企业、个人依法达成的延期还款、利息减免等纾困帮扶措施,应当通过征信系统或其他信息共享平台,报送至征信机构。由征信机构在征信报告中客观记录、真实反映。

通知还要求,各银行机构要加强征信数据管理,确保征信信息真实、准确、完整。不得随意采集、报送、查询、使用征信信息,严禁以征信信息作为不正当竞争手段。对违反规定的行为,按照有关法律法规严肃查处。

各地银行机构要加强与当地征信机构的合作,畅通征信异议申诉渠道,对疫情期间因征信问题产生的申诉,要及时受理、认真调查,依法、依规妥善处理。

3、人民银行关于新冠肺炎期间征信权益保障工作指导意见

人民银行《关于新冠肺炎期间征信权益保障工作指导意见》旨在保护特殊时期公众的征信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稳定。

该意见要求征信机构主动排查受疫情影响的个人和企业,调整征信记录和评级策略,避免因逾期还款等因素造成征信受损。鼓励金融机构和征信机构联合开发信贷支持措施,帮助受疫情影响的借款人渡过难关。

意见还明确了个人和企业的征信异议申诉渠道畅通无阻,相关投诉处理时限缩短。对于因疫情影响无法及时偿还信贷的,征信机构不得新增逾期记录或调整评级。

该意见强调征信机构信息披露的准确性,要求及时披露疫情期间征信政策调整措施,并加强消费者征信知识宣传。

总体而言,该意见体现了人民银行在疫情期间保护公众征信权益的决心,有利于维护金融体系稳定和促进经济复苏。

4、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征信权益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征信权益保障提出具体措施:

1. 疫情期间逾期不影响征信记录

受疫情影响,个人或企业因客观原因无法按时偿还贷款、信用卡的,可以向金融机构申请征信异议,对因疫情造成逾期的记录予以更正或调整。

2. 信用报告可免费查阅

受疫情影响的个人可免费获取个人信用报告一次,便于及时了解自身信用状况。

3. 征信修复途径畅通

金融机构应建立完善的征信修复机制,对因疫情导致逾期的记录及时进行更正或调整。

4. 加强个人信息保护

征信机构和金融机构应严格遵守个人信息保护相关规定,不得泄露个人征信信息。

5. 监督机制保障征信权益

中国人民银行等相关部门将密切关注疫情对征信市场的影响,加强监督,保障个人和企业的征信权益。

通过以上措施,中国人民银行旨在减轻疫情对个人和企业征信的影响,维护金融市场稳定,助力疫情防控和经济复苏。

上一篇:5000秒下款的网贷(秒下5000元的贷款平台哪个好)


下一篇:把钱放在建行会有利息吗(把钱放建行银行卡里有利息是多少)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home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