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详情

借款人贷款用途改变,保证人免除(贷款人改变贷款用途,担保人可以免责吗)



1、借款人贷款用途改变,保证人免除

借款人贷款用途改变,保证人免除

当借款人违反贷款合同约定,将贷款用于未经同意的用途时,保证人享有免除保证责任的权利。这是因为借款人的行为改变了贷款用途,超出了保证人同意保证的范围。

根据《合同法》第812条规定,保证人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保证债务。但借款人未经保证人同意而改变贷款用途的,保证人不承担保证责任。

例如,小王向银行借款50万元,用于购买房屋。小明为小王承担连带保证责任。小王将该笔贷款擅自用于投资股票,且未经小明同意。在这种情况下,小明可以免除保证责任。

这是因为小明同意为小王的购房贷款提供担保,但小王擅自改变贷款用途,超出了小明的担保范围。小明没有义务为小王的其他用途承担担保责任。

保证人的免除责任权是基于诚信原则和公平和正义的考量。借款人违反贷款合同,未经同意改变贷款用途,是对保证人的不诚信行为。保证人无需承担超出其同意范围的责任。

因此,在提供保证时,保证人应仔细审阅贷款合同,明确贷款用途。借款人一旦改变贷款用途,保证人可依据《合同法》行使免除责任的权利,以保障自身的合法权益。

2、贷款人改变贷款用途,担保人可以免责吗

贷款人改变贷款用途,担保人是否免责?

在贷款合同中,担保人承担为贷款人清偿债务的责任。如果贷款人擅自改变贷款用途,是否会免除担保人的责任呢?

我国《担保法》第二十三条规定,贷款人未经担保人同意,擅自改变贷款用途的,担保人不再承担担保责任。这是因为贷款人的行为违反了担保合同约定,侵害了担保人的合法权益。

但需要注意以下例外情况:

担保人知道或同意贷款人改变贷款用途的:在这种情况下,担保人仍需承担担保责任。

担保人与贷款人有勾结,或存在重大过失的:即使贷款人未经同意改变贷款用途,担保人仍可能承担责任,因为其自身存在过错。

担保合同约定了贷款人可以单方面改变贷款用途的:在这种情况下,担保人需要遵守合同约定,不得免责。

如果贷款人擅自改变贷款用途,担保人应当及时通知贷款人,并要求其纠正行为。如果贷款人拒不纠正,担保人可以向法院起诉,要求免除担保责任。

担保人在贷款合同中的权利义务受法律保护,贷款人不得擅自改变贷款用途。如果贷款人违反了这一规定,担保人有权免除担保责任。

3、借款人改变用途,担保人是否还承担责任

借款人改变用途,担保人是否还承担责任?

当借款人违反借款合同约定,擅自改变借款用途时,担保人是否仍需承担担保责任,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借款人应当按照合同约定使用借款,不得擅自改变用途。若借款人违反约定,擅自改变用途,担保人对超出约定义务范围的担保责任不再承担。

在实际生活中,对于担保人是否承担超出约定义务范围的担保责任,存在不同的观点。

观点一:担保人仍承担超出约定义务范围的担保责任

认为担保人在借款人改变用途的情况下仍承担责任的观点,主要基于以下理由:

1. 担保责任是一种从属性责任,与借款债务关系密切相关。如果借款人违反合同约定,担保人应当承担连带责任。

2. 担保制度的目的是保障债权人利益,如果允许借款人擅自改变用途而不追究担保人责任,将不利于债权人利益的保护。

观点二:担保人不承担超出约定义务范围的担保责任

认为担保人在借款人改变用途的情况下不承担责任的观点,主要基于以下理由:

1. 担保合同的效力以主债务合同的效力为基础。借款人改变用途,导致主债务合同无效或部分无效,担保合同也随之无效或部分无效。

2. 担保人的担保义务应当限于借款人在合同约定用途内的行为。借款人擅自改变用途,超出担保人担保范围,担保人无须承担责任。

司法实践

司法实践中,法院对于借款人改变用途,担保人是否仍承担责任的问题,通常结合具体案情进行综合判断。

如果担保人在知情的情况下同意借款人改变用途,则仍需承担超出约定义务范围的担保责任。如果担保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借款人擅自改变用途,则担保人可以免除责任。

借款人改变用途,担保人是否仍承担责任,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综合考虑法律规定、合同约定和司法实践等因素进行判断。

4、借款人改变借款用途,担保人能否免责?

借款人改变借款用途,担保人能否免责?

借款人在取得借款后,擅自改变借款用途,致使贷款无法合理使用,此种情况下,担保人是否可以免除担保责任?

《担保法》第二十六条规定,保证人依法享有拒绝履行担保责任的抗辩权。其中一项抗辩权为:“债权人擅自改变合同约定的借款用途,致使担保目的无法实现的。”

因此,如果借款人擅自改变借款用途,并且致使担保目的无法实现,担保人可以主张免除担保责任。但是,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 债权人擅自改变借款用途。擅自改变借款用途是指债权人未经借款人同意,单方面变更借款合同约定的用途。

2. 担保目的无法实现。担保目的是指担保人提供担保的初衷和目的。如果借款人擅自改变借款用途,导致担保目的无法实现,则担保人可以免责。

3. 两者之间具有因果关系。债权人擅自改变借款用途与担保目的无法实现之间必须存在因果关系。

需要注意的是,担保人主张免除担保责任必须及时向债权人提出抗辩。如果担保人明知债权人擅自改变借款用途,但未及时提出抗辩,则视为其认可了债权人的行为,不得再主张免除担保责任。

如果借款人擅自改变借款用途,但未致使担保目的无法实现,或者虽致使担保目的无法实现,但担保人已事先同意,则担保人不享有免除担保责任的抗辩权。

上一篇:对大学生的贷款平台(针对大学生的贷款平台有哪些)


下一篇:天津房贷审批(天津新房贷款多久能批下来)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home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