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债类是贷增借减
在会计科目中,负债类科目属于贷方余额科目。当增加负债时,需要贷记相关科目,而借记对应的资产或费用科目。当减少负债时,则需要贷记对应的资产或费用科目,而借记相关科目。
例如:
增加负债:企业借入一笔贷款,则需要贷记"借款"科目,借记"银行存款"科目。
减少负债:企业偿还部分贷款,则需要贷记"银行存款"科目,借记"借款"科目。
因此,当负债类科目发生增加时,需要贷增借减;而当负债类科目发生减少时,则需要借增贷减。
这种记账方式符合复式记账法的原则,即每一笔交易至少涉及两个科目,且总账两边的金额总和相等。通过贷增借减的记账方式,可以保证负债类科目的余额始终处于贷方,反映企业负债的实际情况。
负债是借减贷增还是借增贷减?
负债,又称为债务,是企业或个人因过去交易或事件而产生的对其他实体的经济义务。在会计分录中,负债的变动涉及借方和贷方。
当企业或个人获得一项负债时,通常会进行以下分录:
借:负债科目(借贷增加)
贷:现金或其他资产科目(借贷减少)
例如,当一家公司向银行借款 100 万元时,就会借记应付账款科目 100 万元,贷记现金科目 100 万元。
当企业或个人偿还负债时,则进行相反的分录:
借:现金或其他资产科目(借贷减少)
贷:负债科目(借贷增加)
例如,当公司偿还银行 100 万元贷款时,就会借记现金科目 100 万元,贷记应付账款科目 100 万元。
负债的借方变动表示借贷增加,而贷方变动表示借贷减少。因此,当企业或个人获得负债时,借方增加,贷方减少;而当偿还负债时,借方减少,贷方增加。
在会计科目中,属于负债类且遵循借方增加,贷方减少原则的科目主要包括:
1. 短期借款:代表企业向金融机构或其他单位借入的短期资金,如银行借款、应付账款。
2. 长期借款:代表企业向金融机构或其他单位借入的长期资金,如应付债券、应付借款。
3. 应付账款:代表企业因购买商品、接受劳务而尚未支付的款项。
4. 应付票据:代表企业签发的、有固定到期日的商业票据。
5. 应交税款:代表企业应向税务机关缴纳的各种税款,如企业所得税、增值税。
6. 应付工资:代表企业尚未支付给员工的工资。
7. 预收账款:代表企业收到客户预付款项,但尚未提供相应商品或服务的款项。
8. 预收营业收入:代表企业收到的预收款项,但尚未向客户提供相应商品或服务的收入。
9. 待摊费用:代表企业一次性支出,但收益将分期获得的费用,如研发费用、广告费用。
10. deferred tax liabilities:递延税款负债:代表企业会计利润与税法利润之间的差异而产生的负债。
这些科目遵循借方增加,贷方减少的原则,主要是因为负债代表企业对外的债务或义务,借方增加表示债务增加,贷方减少则表示债务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