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中介费合同
本合同由借款人(甲方)和贷款中介机构(乙方)于[日期]签订,就贷款中介服务费达成如下协议:
第一条 服务内容
乙方承诺为甲方提供以下贷款中介服务:
寻找并推荐符合甲方贷款要求的金融机构;
协助甲方准备贷款申请材料;
与金融机构沟通,跟踪贷款审批进度;
协助甲方与金融机构协商贷款条款。
第二条 中介费
甲方同意支付乙方中介费人民币[金额],该费用包括乙方提供的全部贷款中介服务。
第三条 支付方式
中介费在甲方获得贷款后,乙方提供发票时一次性支付。
第四条 履约保证
乙方保证以最高的诚信和专业性提供贷款中介服务,并对其提供的服务承担全部责任。乙方有义务对甲方的个人信息和贷款申请材料保密。
第五条 违约责任
如果乙方未能履行其在本合同约定的义务,甲方有权要求乙方退还中介费并赔偿相应的损失。
第六条 争议解决
本合同所引起的任何争议,双方应协商解决。协商不成,任何一方均可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起诉讼。
第七条 合同生效
本合同自双方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
甲方(借款人):[姓名]
乙方(贷款中介机构):[机构名称]
贷款中介费收取方式
贷款中介在贷款过程中提供专业咨询和服务,收取相应的费用是合理合法的。中介费的收取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提前一次性收取
在贷款申请提交前,中介与借款人签订服务协议,约定中介费的金额和收取时间。借款人需一次性支付全部费用,无论贷款是否获批。
成功后一次性收取
中介在贷款获批并放贷后收取费用。此方式下,借款人只有在取得贷款后才需支付中介费。
按阶段收取
中介将服务分为多个阶段,如贷款申请、审核、放贷等。借款人需在每个阶段完成相应的支付,最终支付全部费用。
按贷款金额比例收取
中介费与贷款金额挂钩。借款人需支付一定比例的贷款金额作为中介费,通常在1%至3%之间。
按服务项目收费
中介针对不同的服务项目收取不同的费用,如贷款申请咨询、材料整理、银行对接等。
选择贷款中介时,借款人应了解清楚中介的费率和收取方式,并与中介签署明确的服务协议。同时,借款人应选择正规、信誉良好的中介机构,避免遭遇虚假承诺或过高费用。
贷款中介合同的法律效力
贷款中介合同是指贷款中介机构与借款人签订的,约定中介机构提供贷款中介服务,并约定报酬的合同。
根据《合同法》,贷款中介合同具有法律效力。但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主体资格:中介机构应当具有合法资质,并经登记注册。
合同内容:合同应当明确约定中介服务的范围、报酬、违约责任等。
真实性:合同中的信息和材料应当真实、准确。
善意原则:中介机构应当秉持善意原则,不得损害借款人的合法权益。
值得注意的是,贷款中介合同并不是贷款合同。贷款中介机构只提供中介服务,并不承担贷款人的还款责任。
如果贷款中介机构违反合同约定,造成借款人损失的,借款人可以依法追究中介机构的违约责任。
因此,借款人在签订贷款中介合同时,务必谨慎选择中介机构,认真审核合同内容,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
贷款中介签订合同后未放款的情况并不少见,其中可能涉及多种原因。
贷款机构对借款人的资质审核存在问题。中介在收集借款人材料时可能存在疏忽或造假,导致贷款机构审核不通过。
贷款中介与贷款机构之间的合作关系不稳定。有的中介与多家贷款机构合作,但实际可放款的机构较少或额度有限。当借款人提交申请后,中介可能因无法匹配到合适的机构而无法放款。
还有可能是贷款中介本身的问题。一些中介为了吸引客户,夸大宣传贷款条件和放款速度,实际上却无法兑现承诺。
如果遇到这种情况,借款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与中介沟通,了解具体原因并协商解决方案。
2. 向贷款机构查询贷款申请状态,核实被拒理由。
3. 向监管机构或消费者保护组织投诉,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值得注意的是,在选择贷款中介时,借款人应谨慎选择信誉良好的机构,并仔细阅读合同条款,避免被误导或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