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息后本月息 3 厘利率
“先息后本月息 3 厘利率”是一种借贷方式,借款人每月只偿还利息,到期后一次性偿还本金。月息 3 厘指的是每月利息为借款金额的 3/1200,即 0.25%。
年利率计算
年利率是衡量贷款成本的重要指标。对于先息后本月息 3 厘利率的贷款,年利率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年利率 = 月息率 × 12
因此,月息 3 厘利率的年利率为:
年利率 = 0.25% × 12 = 3%
这意味着,借款人在先息后本月息 3 厘利率的贷款中,每年需要支付 3% 的利息。
特点
先息后本月息 3 厘利率贷款的主要特点如下:
前期还款压力小:借款人前期只需偿还利息,减轻了还款压力。
利息较高:由于利息是先付后还,因此总利息费用较高。
适用于短期贷款:此类贷款通常适用于短期贷款,例如桥梁贷款或周转贷款。
适用人群
先息后本月息 3 厘利率贷款适合以下人群:
资金周转需求短期:借款人临时需要资金,但很快能够偿还本金。
前期还款能力有限:借款人前期还款能力较弱,无法承受高额的本息还款。
对总利息费用不敏感:借款人对总利息费用不太敏感,更看重前期还款压力。
“先息后本3分利息”受法律保护吗?
“先息后本3分利息”是一种民间的借贷形式,即借款人每月或每季度向放款人支付利息,待借款期限届满后一次性偿还本金。3分利息指年利率为36%,高于法律规定的基准利率。
根据《合同法》第四十二条规定,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约定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三十条规定,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24%,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约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借款人请求出借人返还已支付的超过年利率24%的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因此,“先息后本3分利息”的借款合同中约定的利息超过了法律规定的上限,属于无效条款。出借人不能要求借款人按照约定支付利息,借款人可以请求出借人返还已支付的超过年利率24%的利息。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借贷双方另有约定,且该约定不违反法律规定,则该约定有效。例如,双方约定利息为年利率30%,但借款人同意担保或提供抵押物,则该约定受法律保护。
“先息后本3分利息”的借款合同中约定的利息超出法律规定,因此该条款无效。借款人无需按照约定支付利息,并可以请求出借人返还已支付的超过年利率24%的利息。
先息后本 3 分等于等额本息多少?
在贷款领域,“先息后本”和“等额本息”是常见的两种还款方式。理解这两种还款方式之间的关系至关重要,以便做出明智的财务决策。
先息后本还款方式的特点是:在贷款期限内,借款人先偿还利息,然后在贷款到期时偿还本金。而等额本息还款方式则是在贷款期限内,每月偿还相等的本息。
为了计算先息后本 3 分等于等额本息多少,我们需要使用以下公式:
等额本息月供 = [(本金 × 利率 × (1 + 利率)^贷款期限) / ((1 + 利率)^贷款期限 - 1)]
假设贷款本金为 100,000 元,利率为 5%,贷款期限为 10 年。那么,先息后本 3 分的月供为:
先息后本月供 = 100,000 元 × 5% × (1 + 5%)^10 / ((1 + 5%)^10 - 1)
先息后本月供 ≈ 424 元
这意味着,先息后本 3 分每月只需偿还 424 元的利息。在贷款到期时,借款人需要偿还剩余的 100,000 元本金。
接下来,我们可以使用公式计算出等额本息的月供:
等额本息月供 = 100,000 元 × 5% × (1 + 5%)^10 / ((1 + 5%)^10 - 1)
等额本息月供 ≈ 1,070 元
因此,先息后本 3 分等于等额本息约 1,070 元。这表明,选择等额本息还款方式,借款人每月需要支付更多的金额,但贷款利息更低,最终偿还的总利息也更少。
先息后本3.6厘相当于固定期限存款利率0.892%。
计算公式:(先息后本利率 × 存期)÷(12 × 100)
假设存期为1年,计算方法如下:
(3.6厘 × 1)÷(12 × 100)= 0.0036 ÷ 1.2 = 0.003
0.003约等于0.892%
因此,先息后本3.6厘相当于固定期限存款利率0.8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