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期帐款占应收帐款的比例,是一个衡量企业应收帐款管理成效的重要指标。它反映了企业收款效率的高低,以及应收帐款的回収风险大小。
通常情况下,逾期帐款比例较高,意味着企业收款困难,应收帐款的变现能力较弱,对企业的周转资金造成压力,并增加坏帐的风险。相反,逾期帐款比例较低,则表明企业收款状况良好,应收帐款的流动性较强,对企业财务状况有利。
影响逾期帐款比例的因素有很多,如行业性质、客户信用状况、企业收款政策等。不同的行业可能存在不同的逾期帐款比例水平,某些行业的应收帐款回收期较长,逾期帐款比例较高也是正常的。客户的信用状况也会影响逾期帐款的发生。对于信用度较差的客户,逾期付款的可能性更大。企业自身的收款政策也会影响逾期帐款比例,如收款期限的长短、收款方式的宽松程度等。
企业应采取措施降低逾期帐款比例,提高收款效率。具体措施包括:加强客户信用审查,选择信用状况良好的客户;制定合理的收款政策,明确收款期限和收款方式;建立完善的应收帐款管理体系,及时跟进收款进度;对于逾期的应收帐款,采取有效的催收措施,并制定相应的坏帐准备政策。
通过有效管理逾期帐款,企业可以提高应收帐款的回収率,减少坏帐损失,优化财务状况,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当年逾期应收账款比率计算公式
当年逾期应收账款比率衡量了企业应收账款中,截止报表日前超过规定信用期限的逾期部分所占的比例,反映了企业催收应收账款的效率。
计算公式:
当年逾期应收账款比率 = 逾期应收账款余额 / 当年应收账款平均余额
其中:
逾期应收账款余额:截止报表日前已超过规定信用期限的应收账款余额。
当年应收账款平均余额:年初应收账款余额与年末应收账款余额的平均值。
注意事项:
应收账款的信用期限通常由企业信用政策规定,如30天、60天或90天。
应将不同信用期限的应收账款分别进行计算,以准确反映逾期情况。
若企业采用分期收款方式,应将已收款部分从逾期应收账款余额中扣除。
意义:
当年逾期应收账款比率反映了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有效性,它越高,表明企业催收回款能力较弱,潜在的坏账风险也较大。企业可以通过改善信用管理、加强催收力度等措施来降低该比率,以保持应收账款的流动性。
逾期帐款占应收账款的比例计算方法
逾期帐款占应收账款的比例是衡量企业收款效率的重要指标。计算方法如下:
逾期帐款 / 应收账款 × 100%
其中:
逾期帐款:在到期日后尚未收取的应收帐款。
应收账款:企业向客户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后尚未收取的款项。
计算步骤:
1. 确定逾期帐款金额。
2. 确定应收账款金额。
3. 将逾期帐款金额除以应收账款金额。
4. 将得到的商数乘以 100%,即可得到逾期帐款占应收账款的比例。
示例:
假设一家企业有 100 万元的应收账款,其中有 20 万元的逾期帐款,则逾期帐款占应收账款的比例为:
200,000 / 1,000,000 × 100% = 20%
分析:
逾期帐款占应收账款的比例越低,表明企业的收款效率越高。该比例过高可能意味着企业收款流程存在问题,例如信用审核不严格、账款管理不当等。
企业应定期监测逾期帐款占应收账款的比例,并采取措施改善其收款效率。通过优化信用政策、加强账款管理和提供激励措施等,企业可以减少逾期帐款并提高现金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