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逸花逾期催收的骚扰电话已经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催收人员声称,如果不还款,就会准备还全额。这种赤裸裸的威胁不仅违反了法律规定,还对消费者的身心造成了严重的伤害。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催收人员在催收过程中不得骚扰、威胁或者贬低消费者的人格尊严。安逸花催收人员的这种行为显然违反了该规定。
催收人员声称如果逾期不还,就会准备还全额更是毫无道理。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债权人不得单方要求债务人提前返还全部债务。安逸花催收人员的这种行为不仅违法,而且也是不道德的。
安逸花逾期催收的骚扰电话不仅给消费者带来了巨大的困扰,也扰乱了正常的社会秩序。希望有关部门能够尽快采取措施,制止安逸花催收人员的违法行为,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对于已经遭遇安逸花催收骚扰的消费者,建议及时向有关部门举报,并保存好相关证据。消费者也可以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要求安逸花停止催收,并赔偿由此造成的损失。
安逸花逾期两个月未还,催收人员致电扬言爆通讯录
近日,有用户爆料称,其在安逸花贷款平台逾期两个月未还,平台催收人员致电声称要爆其通讯录。
该用户表示,他于两个月前在安逸花借款3000元,约定月息3.5%,分12期还款。但因近期收入减少,他未能按时还款。随后,安逸花平台多次致电催收,并扬言会爆通讯录。
用户称,他已与催收人员沟通,表示愿意协商还款。但催收人员态度强硬,拒绝协商,并威胁称如果他不还款,就会爆通讯录给他所有联系人。
根据《个人信息保护法》,催收人员不得以恐吓、骚扰等方式催收,不得泄露借款人个人信息。安逸花平台的行为已涉嫌违法。
对此,用户表示将向银保监会投诉,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有多家贷款平台被曝出存在催收暴力行为。用户在借款前应充分考虑自己的还款能力,避免因逾期还款而遭受骚扰和威胁。
两年来,安逸花逾期未还已成陈年旧事,本以为沉寂已久的债务会就此尘封。一声突如其来的电话打破了这份平静,对方自称是安逸花催收人员,催促我尽快还款。
这一刻,我感到五味杂陈。愧疚、焦躁、彷徨交织在一起。两年前的冲动消费、不理智借贷,如今已酿成了苦果。我深知自己的责任,但面对高昂的还款金额和漫长的还款期限,一种无力的挫败感油然而生。
我向催收人员解释自己的经济困难,恳求延期还款或分期偿还。对方态度强硬,一再强调逾期造成的严重后果。我试图以过去两年来我积极还款的态度和努力寻求同情,但对方却无动于衷。
我意识到,逃避和拖延只会让事情变得更糟。我尝试与催收人员协商,希望找到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经过一番艰难的讨价还价,我终于达成了一份还款计划。
虽然每月还款金额依然不菲,但这至少给了我一个明确的方向和目标。我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努力工作,按时还款,彻底还清这笔债务。我不想再让自己的信用蒙羞,也不想辜负家人和朋友的信任。
从那通电话开始,我的生活发生了转变。我更加勤奋工作,压缩开支,努力攒钱。每一笔还款,都让我觉得自己离摆脱债务泥潭更近了一步。
两年后,我终于还清了所有欠款。回首这段经历,我深感庆幸。庆幸自己没有逃避责任,庆幸自己最终找到了解决办法。我也从中明白了,信用无价,花钱要量力而行,不要让一时的冲动毁掉自己的未来。
当安逸花借款逾期两天后,官方提示将致电借款人的紧急联系人。这一提示引起了借款人的担忧,担心催收人员会真的致电家人。
根据安逸花催收惯例,逾期后的催收流程一般是从短信、电话、上门催收等常规方式入手。通常情况下,平台会优先联系借款本人,若无法联系到借款人或借款人拒绝还款,才会考虑联系紧急联系人。
因此,安逸花在逾期两天后便声称要致电紧急联系人,这种情况并不常见。这有可能是平台为了震慑借款人,促使其尽快还款。
但需要注意的是,平台催收行为必须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如果安逸花未经借款人同意,擅自联系紧急联系人,则涉嫌侵犯借款人的隐私权。借款人可以收集证据,向相关部门投诉。
目前,安逸花对于逾期催收的规定并不明确。建议借款人在逾期后主动联系安逸花客服,了解催收流程并协商还款方案。尽量避免因逾期导致不必要的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