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会计处理中,固定资产采购的会计分录会根据具体情况而不同,涉及借方和贷方的处理如下:
固定资产借方
采购固定资产的全部成本,包括发票金额、运费、安装费等
资产负债表中,固定资产属于资产类账户,按照会计等式「资产 = 负债 + 权益」的原则,增加资产会记在借方
固定资产贷方
供应商应付账款或其他应付账款
资产负债表中,应付账款属于负债类账户,增加负债会在贷方记录
以下是一些采购固定资产的典型会计分录:
借:固定资产
贷:应付账款
如果固定资产的采购涉及分期付款,则分期应付款也会计入贷方。如果采购固定资产时发生预付账款,则预付账款也会记入贷方。
需要注意的是,固定资产采购的会计处理可能会受到具体企业采用的会计准则和内部制度的影响。在实际操作中,建议咨询会计专业人士以确保准确记录固定资产采购交易。
固定资产清理的会计科目:
借方:其他收益
贷方: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清理的含义:
固定资产清理是指企业将不符合使用要求或已闲置的固定资产进行变卖、报废或转让等处理的过程。
固定资产清理的会计处理:
当固定资产清理时,按其变现净值(变卖收入减除清理费用)记入“其他收益”科目。同时,按固定资产原账面价值冲减“固定资产”科目。
举例:
某企业有一台闲置设备,原账面价值为50,000元。清理后以25,000元变卖,清理费用为2,000元。
则会计处理为:
借:其他收益 23,000元
贷:固定资产 50,000元
注意事项:
固定资产清理的变现净值应按公平价值确定。
如果固定资产清理发生亏损,则亏损金额应计入“营业外支出”科目。
固定资产本年折旧看贷方还是借方?
在财务会计中,固定资产是企业长期持有且用于生产经营的资产,其价值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少。折旧是将固定资产的成本按一定的使用年限分期摊销的过程,反映其价值的下降。
根据会计分录原则,固定资产本年折旧的会计分录为:
借:费用(如:折旧费)
贷:累计折旧
因此,固定资产本年折旧看贷方。这是因为累计折旧属于所有者权益中保留收益的一部分,随着折旧费用的增加,累计折旧的余额也会相应增加。
在资产负债表中,固定资产减去累计折旧后的差额,代表固定资产账面净值,反映其当前的价值。折旧费用作为一项费用,计入损益表,减少当期净利润。
因此,固定资产本年折旧看贷方,表明随着固定资产价值的减少,保留收益增加,损益表中净利润相应减少。
固定资产清理借方贷方
固定资产清理是指企业将不再使用的固定资产以各种方式处置或报废的过程。在会计处理中,固定资产清理的借方和贷方表示如下:
借方科目:
累计折旧
固定资产处置损益(如果处置价格低于净账面价值)
贷方科目:
固定资产原值
固定资产净损值(如果处置价格高于净账面价值)
借方表示:
借方表示清理固定资产时产生的与固定资产相关的成本或损失。例如:
累计折旧借记表示将已累计的折旧从固定资产净值中冲回。
固定资产处置损益借记表示固定资产处置价格低于其净账面价值,企业因此产生亏损。
贷方表示:
贷方表示清理固定资产时收回的收益或减少的负债。例如:
固定资产原值贷记表示清理固定资产时收回的原值。
固定资产净损值贷记表示固定资产处置价格高于其净账面价值,企业因此获得收益。
通过借方和贷方的配对,可以完整地反映固定资产清理对企业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影响。需要注意的是,固定资产清理的具体影响需要根据处置方式、处置价格和相关的成本或收益进行具体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