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值税的会计处理取决于其业务性质,是销项税还是进项税。
销项税(借方):
当企业向客户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并征收增值税时,增值税计入借方科目,称为“应交增值税”。这表明企业负有向税务机关缴纳增值税的义务。
进项税(贷方):
当企业从供应商处购买商品或服务并支付增值税时,增值税计入贷方科目,称为“进项税额”。这表明企业有权从税务机关抵扣这部分增值税。
会计分录:
销项税:
借:应交增值税
贷:主营业务收入
进项税: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进项税额
确认增值税的借贷方:
如果企业向客户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且征收增值税,则增值税计入借方。
如果企业从供应商处购买商品或服务,且支付增值税,则增值税计入贷方。
如何判断应交增值税科目方
应交增值税科目反映企业向税务机关缴纳增值税的应缴税款。其科目方取决于增值税的缴纳方式。
增值税缴纳方式为税金及附加代扣代缴时
企业通过税金及附加代扣代缴方式缴纳增值税,应交增值税科目为借方科目。
借方表示企业缴纳增值税,减少了企业的应付税款。
例如:
借:应交增值税 1000
贷:应付税金及附加 1000
增值税缴纳方式为一般缴纳时
企业直接向税务机关缴纳增值税,应交增值税科目为贷方科目。
贷方表示企业应交增值税增加,增加了企业的税金负担。
例如:
借:应付税金及附加 1000
贷:应交增值税 1000
特殊情况:
红字冲回应交增值税时,科目方相反。即原为借方科目变为贷方科目,原为贷方科目变为借方科目。
记忆口诀:
税金及附加代扣代缴,借方科目好牢牢。
直接缴纳税务局,贷方科目莫忘掉。
增值税在借方还是贷方交的
增值税的缴纳方向取决于增值税发票的类型。
销售发票
销项税额(销项税=销项金额×税率)计入借方“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当纳税人向客户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时,需要开具销售发票,并计入销项税额,表示向税务机关缴纳的税款。
进项发票
进项税额(进项税=进项金额×税率)计入贷方“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当纳税人从供应商处购入商品或接受服务时,供应商会开具进项发票,纳税人可以抵扣进项税额,表示可以从应纳税额中扣除。
增值税申报
纳税人每月或按季向税务机关申报增值税。
销项税额大于进项税额
纳税人需要缴纳增值税,计入借方“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表示向税务机关缴纳的差额。
销项税额小于进项税额
纳税人可以留抵进项税额,计入贷方“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表示其未缴纳的税款可以抵扣。
实务处理
企业在进行增值税申报时,通常会通过“记账凭证”的方式进行。销售发票金额和销项税额计入借方,进项发票金额和进项税额计入贷方。申报时根据借方金额和贷方金额的差额,确定应缴增值税或留抵税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