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制度的完善,金融监管部门正在稳步推进存量个贷利率定价基准转换。
存量个贷利率定价基准转换是指将原有基于贷款基准利率定价的存量个人贷款利率,逐步转换为基于LPR加点定价的方式。该转换有利于促进利率市场化,增强贷款利率与市场利率的联动性。
目前,监管部门已明确存量个贷利率定价基准转换的时间表和具体措施。自2022年1月1日起,新发放的个人住房贷款和个人消费贷款,利率定价基准全面转换为LPR。存量贷款的利率定价基准转换则分阶段实施:2022年3月1日前完成重新定价的贷款利率,继续使用原有贷款基准利率;2022年3月1日以后重新定价的贷款利率,执行相应期限的LPR加点定价。
转换过程中,银行将根据贷款合同约定,提前向借款人告知利率调整方案,并提供选择权。借款人可选择固定利率或浮动利率,固定利率保持不变,浮动利率则按照LPR加点方式调整。
存量个贷利率定价基准转换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涉及面广、影响深远。监管部门将坚持稳妥有序的原则,平稳推进转换进程,保障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促进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
存量个人贷款定价基准转换的含义
自2023年1月1日起,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关于建立金融机构资产负债管理机制的通知》,要求各金融机构于2023年4月1日前完成存量个人贷款定价基准转换工作。此次转换涉及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为定价基准的所有存量个人贷款。
定价基准转换是指将贷款合同中约定的利率定价基准由原先的固定利率或浮动利率(挂钩基准为贷款基准利率)转换为LPR。LPR是根据银行间市场供求关系形成的市场化利率,更能反映资金供求变化和市场风险。
转换后,个人贷款的利率将与LPR挂钩,即贷款利率=LPR+点差。点差是金融机构根据自身风险管理和市场竞争情况确定的固定值,反映了贷款人的风险溢价和金融机构的资金成本。
此次转换旨在完善我国金融体系,促进利率市场化改革。通过挂钩更加市场化的LPR,个人贷款利率将更加灵活、及时地反映市场利率变化,从而更准确地反映资金成本,保障贷款人和借款人的合法权益。
存量房贷利率基准转换
所谓存量房贷利率基准转换,是指将原先按照固定利率或浮动利率执行的存量房贷利率,转换为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为定价基准的利率。
转换的原因
近几年,中国人民银行多次下调LPR,降低了新发放贷款的利率水平。为了减轻存量房贷借款人的负担,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人民银行出台了存量房贷利率基准转换政策。
转换方式
房贷利率基准转换有两种方式:
主动转换:借款人向银行提出申请,将原利率基准转换为LPR。
被动转换:银行按照人民银行政策要求,将符合条件的存量房贷利率自动转换为LPR。
转换条件
对于主动转换,符合以下条件的借款人可以申请:
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
首套房贷
合同期限在5年及以上
贷款发放日在2023年1月1日前
对于被动转换,符合以下条件的房贷将自动转换为LPR:
合同明确约定定价基准可以转换
合同期限在5年及以上
贷款发放日在2020年4月1日前
影响
利率基准转换后,房贷利率将更加灵活,跟随LPR波动。当LPR下降时,房贷利率也会相应下调,减轻借款人的月供负担。反之,如果LPR上升,房贷利率也会有所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