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贷下款时遭遇银行账号篡改陷阱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兴起,网贷平台层出不穷。一些不法分子却利用网贷下款的时机,伺机对借款人实施诈骗。
近日,受害人小李在某网贷平台申请贷款,平台审核通过后,小李收到了下款通知。当小李满心欢喜地登录网银查询时,却发现自己的银行账号已被篡改。
小李立即联系平台客服,却被告知账号信息是由小李本人提供的。小李这才意识到自己遭遇了诈骗,对方伪装成平台工作人员,通过钓鱼网站或冒充客服电话,诱骗小李提供了银行账号信息,然后趁机篡改账号,将下款资金转移到自己的账户中。
遇到此类诈骗,借款人应及时向平台客服反映情况,并拨打110报警。同时,及时冻结被篡改的银行账户,避免资金损失进一步扩大。
为了避免此类诈骗,借款人务必谨慎对待网贷平台发来的下款通知。不要点击不明链接或拨打陌生电话,更不要泄露自己的银行账号和密码。在提供个人信息时,应通过正规渠道,并仔细核对网站域名和客服电话是否与官方一致。
网贷詐騙手法層出不窮,借款人應提高警覺,保護好自己的個人資訊和資金安全。
网贷诈骗猖獗,不法分子手法层出不穷。其中一种常见的骗局是,骗子冒充网贷平台工作人员,谎称借款人的银行卡号错误,需要支付一定费用才能更正。
近日,市民王女士遭遇了类似骗局。她接到自称是网贷平台工作人员的电话,对方称其银行卡号输入错误,导致贷款无法发放,需要支付500元更正费。
王女士起初有所迟疑,但骗子言之凿凿,还发来虚假的更正通知单。在骗子的花言巧语下,王女士最终将500元转入骗子提供的账户。
骗子得手后便人间蒸发,王女士的贷款并未发放,更正费也打了水漂。事后,王女士才意识到自己上当受骗,连忙向警方报案。
此类骗局通常有以下特点:
骗子冒充正规网贷平台工作人员。
以银行卡号错误为由,要求受害人支付更正费。
出示虚假更正通知单,让受害人信以为真。
骗取费用后迅速消失,留下受害人损失惨重。
市民在遇到类似情况时,应保持警惕,向正规网贷平台核实情况,切勿轻易转账。切记,正规网贷平台不会要求借款人支付任何更正费用。
在申请网贷时,不小心输入了错误的银行账号,导致贷款未通过,此时可以采取以下步骤:
1. 联系网贷平台
及时联系网贷平台的客服人员,说明情况。通常,网贷平台会要求提供正确的银行账号信息。
2. 提供凭证
提供能证明银行账号错误的凭证,例如银行流水、对账单等。
3. 耐心等待审核
网贷平台会进行审核,核实银行账号信息是否错误。审核时间因平台而异,需要耐心等待。
4. 重新提交申请
审核通过后,需要重新提交贷款申请,并确保填写正确的银行账号信息。
5. 缴费重审
部分网贷平台可能会要求借款人缴纳一定费用进行重新审核。
注意事项:
及时联系网贷平台,避免影响信用记录。
仔细核对银行账号信息,避免再次出错。
选择正规的网贷平台,避免遇到诈骗风险。
量力而贷,合理使用网贷。
网贷遭遇下款篡改银行账号是否违法?
当网贷借款人遭遇贷款下款时发现银行账号被篡改为他人账号,这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
根据我国《刑法》第十七条规定,伪造、变造、买卖或者盗窃、抢夺、毁灭公文、证件、印章的行为,属于 forgery的行为。篡改银行账号涉及伪造金融票证,属于严重的经济犯罪。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金融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伪造、变造金融票证,或者使用伪造、变造的金融票证,数额较大的,应当以金融诈骗罪追究刑事责任。
因此,网贷下款篡改银行账号的行为不仅违反了《刑法》,还可能构成金融诈骗罪,情节严重的,可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甚至无期徒刑。
借款人在遭遇这种情况时,应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保存相关证据,如网贷平台的借款记录、篡改后的银行账号信息等,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建议借款人在申请网贷时选择正规的持牌平台,并仔细核对借款合同和银行账号信息,避免上当受骗。